次韵三首(其一)

百岁光阴十过三,故山路梗梦中还。

看来身在终为累,悟得心空始是閒。

几度踏云归草屋,有时卧雨掩松关。

人间转盼皆陈迹,何必长生久驻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次韵三首(其一)》。全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思考。

首句“百岁光阴十过三”,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了人生的有限性。接着,“故山路梗梦中还”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描绘出人在追寻与回归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暗含着对故乡或内心深处某种精神家园的渴望。

“看来身在终为累,悟得心空始是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身体的存在总是伴随着种种束缚与压力,而当心灵得以解脱,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时,方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不仅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也蕴含着佛教中关于“心”的深刻理解。

“几度踏云归草屋,有时卧雨掩松关”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自然之美的向往。无论是云中的行走还是雨中的静卧,都是对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一种追求。

最后,“人间转盼皆陈迹,何必长生久驻颜”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与短暂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久的生存,而在于心灵的觉醒与超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体验。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生命、时间、存在等哲学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与宇宙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三首(其二)

活计烟波羡谢三,醉眠钓艇去仍还。

为怜死者今何在,笑杀忙人不识閒。

烛影欲残登夜榻,鼓声未绝启晨关。

匆匆役役尘中走,一见青山一动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三首(其三)

花前欢笑忆春三,何故东君尚未还。

一寸心中千种事,百年世上几时閒。

虏迁玉帛犹归市,马犯金汤即弃关。

生怕朔风吹下雪,飞来点鬓妒红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古时

古时明月碧霄间,曾照鸾舆幸蜀还。

御座乍空三殿远,朝仪暂歇六更闲。

马屯腥雾彤墀坏,莺哭冤春玉户关。

苦是年年归旧燕,绕檐偷语问龙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闻陷虏宫女所问

尘污宫装粉不香,死生魂梦只昭阳。

一逢人自南来者,垂泪殷勤问二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