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因老见赠

扁舟历阳来,访君得少息。

登堂默无语,见者称目击。

去年糁江上,群盗罗剑戟。

君时濡须游,入山笑相揖。

肩担祖师禅,问答挥即栗。

岂惟警聋瞆,亦足慰岑寂。

春容褪丹青,雨意铺水墨。

定将傥赴感,澄霁自端的。

麦秋数日间,饥肠颇贪得。

兵馀敝庐尽,何独空四壁。

维摩幸无恙,胡避有新室。

白云本无心,能归定能出。

岿然三杰峰,况是旧相识。

我有半仙丹,和剂等菖术。

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实。

形式: 古风

翻译

乘小船从历阳而来,拜访你让我稍作休息。
走进厅堂默默无言,见到的人都称赞不已。
去年你在江边撒播希望,群盗却如剑戟般横行。
那时你在濡须游玩,进山时笑着与我相见。
肩扛祖师留下的禅宗智慧,交谈间言语犀利。
这不仅警醒耳聋之人,也足以慰藉我内心的孤寂。
春天的美景不再如画,雨意如水墨般渲染。
我定会应你的邀请,等到晴朗时再相聚。
麦收季节仅数日,饥饿的肠胃渴望满足。
战乱后破败的房屋,为何只有四壁空空。
维摩还好吗?为何避开新居而无处安身。
白云本无心,来去自如,你我旧识重逢。
三杰峰巍峨耸立,更何况我们是老朋友。
我有半仙的丹药,如同菖术一样珍贵。
告诉你山中的人,蟠桃已经熟透了。

注释

扁舟:小船。
历阳:地名。
访君:拜访你。
少息:短暂休息。
登堂:进入厅堂。
目击:亲眼目睹。
糁:播种。
罗剑戟:排列如剑戟的盗贼。
濡须游:在濡须游玩。
笑相揖:笑着打招呼。
祖师禅:祖传的禅宗智慧。
挥即栗:言语犀利。
警聋瞆:唤醒聋哑人。
岑寂:孤寂。
春容褪丹青:春天的景色不再如画。
雨意铺水墨:雨景如水墨画。
傥赴:如果前往。
澄霁:晴朗的日子。
麦秋:麦收季节。
颇贪得:非常渴望得到。
兵馀:战乱之后。
敝庐:破败的房屋。
维摩:人名。
新室:新居。
白云:象征飘忽不定。
岿然:高耸的样子。
三杰峰:三座著名的山峰。
半仙丹: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菖术:菖蒲酒。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成实:成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会面情景,诗中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禅学的探讨。开篇“扁舟历阳来,访君得少息”表明诗人乘坐平底小船经过历阳来到朋友处,希望得到片刻的安宁。紧接着“登堂默无语,见者称目击”则展示了两人的会面之情深,连语言都变得多余,只需一眼相望便心灵相通。

诗中还回忆去年江上的往事,“去年糁江上,群盗罗剑戟”,这里透露出一种对过去动荡不安的记忆。随后“君时濡须游,入山笑相揖”则转而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在自然中自由漫步的情景,其中“濡须”一词增添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氛围。

接下来的“肩担祖师禅,问答挥即栗”表达了对禅学的探求和理解,而“岂惟警聋瞆,亦足慰岑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追求对于心灵的安慰作用。

在诗的后半部分,“春容褪丹青,雨意铺水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感的深刻体验。紧接着“定将傥赴感,澄霁自端的”则表明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在最后几句中,“麦秋数日间,饥肠颇贪得”透露了一种对生活简单满足的情怀,而“兵馀敝庐尽,何独空四壁”则表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超然态度。随后“维摩幸无恙,胡避有新室”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精神避难所的追求。

结尾处,“白云本无心,能归定能出”展示了一种禅宗思想,即对自然的顺应和自在。最后,“岿然三杰峰,况是旧相识”、“我有半仙丹,和剂等菖术”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山中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神仙般的药物修炼。而“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实”则暗示了一种隐逸生活的自足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和禅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韵因老胡避游

新诗滚滚江流东,一泻万里谁能穷。

平生清峭不近俗,雪山突兀江头峰。

相逢一笑莫相避,自古高人苦难致。

涪翁骨冷唤不醒,且向新诗求笔势。

君于涪翁真后身,有同次律前身僧。

语言直下见理窟,何须辛苦从张凭。

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

君看玉局感秋吟,叹息流光岂予独。

形式: 古风

次韵孙兴宗秋怀

秋山赫赫明丹枫,秋天隐隐分玄鸿。

不知眼界阔多少,九华突兀撑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懒,谁能强勉追儿童。

读书既苦齿多豁,属文益觉心如蓬。

年来衰甚更龃龉,乘舟卖面皆遭风。

茫茫有类堕云海,踌躇四顾迷西东。

感君赋秋肯寄我,开缄反覆歌三终。

如痿忽起盲忽视,角力未易分雌雄。

寒乡冰雪正凝冱,暖回爱日何烘烘。

惊涛巨浸浩无际,安流利涉输艨艟。

荜门圭窦仅容膝,规模敢拟阿房宫。

生平未惯新斧凿,斲削便许从共工。

伟哉欧梅两黄鹄,逃名诗酒俱称翁。

余生顾后八十载,贤愚虽异襟期同。

知君尚友取前哲,言之聊复输丹衷。

何为规规事骚雅,乃欲索我章句中。

舂容大轴烂锦绣,令人一睹情融融。

清新妩丽似鲍谢,岂徒奥学称淹通。

人能平地覆一篑,不辍会致邱山崇。

披云俛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

去年江上识君处,凿冰初见阳冲冲。

分携不觉秋又晚,向来旱气方蕴隆。

君如镇西我淝水,我往无事还何功。

而君被檄试多士,考覈曲尽权衡公。

作诗恶用求好语,好语正自添诗穷。

有时嗣响姑趁韵,兹意祇欲安微躬。

争如闭门绝庆吊,著书远继吾家充。

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

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

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

衰年因羁旅,百念日萦绕。

蓍龟亦何知,忧来又将老。

出处稍不慎,远志成小草。

堂阴有孤芳,纷葩照人好。

谁将忘忧姿,撷芼等蘋藻。

充肠固甚慰,入鼎可堪扰。

糠籺贫者事,甚矣兄逐嫂。

异时餍粱肉,记此一羹饱。

形式: 古风

次韵毕少董游西湖

西湖春晚未全热,湖上山光互明灭。

往来冠盖竞骈阗,断续笙箫共伊咽。

我怜湖山山见怜,波间涌出佳人钿。

太真一去不复返,圆荷万点胭脂钱。

船头美眄珠的皪,不必洞房深处觅。

忽然相值更相呼,嫩蓝衫子山争碧。

肠断骚人一轴诗,细看烟柳想腰肢。

明年我亦西湖去,迟日光风二月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