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立夫还杭

月斜霜冷夜乌鸣,匹马萧萧候晓行。

黄叶关河今日泪,青灯风雨故人情。

山连海岸孤城近,潮入钱塘古渡平。

闻道秦川新有警,可能谈笑去休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月斜霜冷夜乌鸣,匹马萧萧候晓行”,以月斜霜冷、乌鸦哀鸣的凄清景象,渲染出夜晚送别时的寂寥氛围,匹马独行的场景更添离愁别绪,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孤独的旅程,等待天明。

颔联“黄叶关河今日泪,青灯风雨故人情”,黄叶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伤,关河阻隔则暗示了两地相隔的遥远与相聚的不易。青灯下,风雨中,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烛光般温暖而坚韧,即便分别在即,这份情感依然如影随形。

颈联“山连海岸孤城近,潮入钱塘古渡平”,山海相连,孤城近在咫尺,却仿佛遥不可及,潮水涌入钱塘江边的古渡口,平静而深沉,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测。

尾联“闻道秦川新有警,可能谈笑去休兵”,诗人听说秦川地区又有战事的消息传来,心中不禁担忧友人此行的安全。然而,即便面临战争的威胁,诗人仍希望友人能够谈笑风生,保持乐观的态度,去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愿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情的珍视、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送表兄凌太常省亲还京

綵服宁亲暂乞归,思君行复上王畿。

孤云回首频南望,旅雁逢春又北飞。

水驿月明人语静,禁门风细漏声稀。

宫中入觐天颜喜,日日含香侍琐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陜西干布政

襄阳出守遂休兵,藩屏携家陜右行。

化雨又生秦地草,遗民犹住汉时城。

函关西据河山险,渭水东流日夜声。

闻道王师新定乱,论功应在一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沈上舍省墓复还靖州

巴陵南面古沅湘,背岭孤城闭夕阳。

地接五溪蛮洞杂,水通三峡楚云长。

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

闻道元方新出战,功成相与沐恩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中竺佑禅师还杭州

片云孤鹤共闲身,杖锡南归远问津。

山水别来频入梦,江湖行尽不逢人。

中峰古寺松枝转,东院禅房草色新。

试看西湖旧梅树,花开何似故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