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常侍林亭燕集

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

朱轩骛关右,池馆在东周。

缭绕接都城,氤氲望嵩丘。

群公尽词客,方驾永日游。

朝旦气候佳,逍遥写烦忧。

绿林蔼已布,华沼澹不流。

没露摘幽草,涉烟玩轻舟。

圆荷既出水,广厦可淹留。

放神遗所拘,觥罚屡见酬。

乐燕良未极,安知有沈浮。

醉罢各云散,何当复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高尚的贤人在朝廷侍奉君王,表面显赫而内心却独自清幽。
红色的轩车疾驰向关右,池塘馆阁坐落在东周之地。
宫殿连绵接至都城,远望嵩山笼罩在烟雾之中。
群臣都是文人墨客,驾车畅游度过漫长白日。
清晨时分天气宜人,悠闲地驱散心中的烦恼。
绿树茂密已布满大地,华美的池沼静如未流之水。
露珠中采摘幽静的草木,穿过烟雾欣赏轻盈的小舟。
荷花初出水面,宽敞的大厦适合长久停留。
放纵心灵忘却束缚,频频举杯相互敬酒。
欢乐的宴饮尚未到极致,哪里知道人生的沉浮变幻。
醉后各自散去,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寻求乐趣。

注释

高贤:高尚的贤人。
侍天陛:在朝廷侍奉君王。
迹显:表面显赫。
心独幽:内心清幽。
朱轩:红色的轩车,古代高官的代称。
骛:疾驰。
关右: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池馆:池塘和馆阁。
东周:指周朝的东部地区。
缭绕:环绕。
都城:京城。
氤氲: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嵩丘:即嵩山,五岳中的中岳。
群公:众多的公卿大臣。
词客:文人墨客。
方驾:并驾齐驱。
永日游:整日游玩。
朝旦:清晨。
气候佳:天气好。
逍遥:自由自在。
写烦忧:抒发烦恼。
绿林蔼已布:绿树茂密。
华沼:美丽的池沼。
澹不流:平静无波。
没露:在露水中。
摘幽草:采摘幽静的草。
涉烟:穿过烟雾。
玩轻舟:玩赏小舟。
圆荷:初出水面的荷花。
既出水:已经露出水面。
广厦:宽敞的大厦。
淹留:停留。
放神:放纵心灵。
拘:束缚。
觥罚:酒令惩罚。
见酬:互相敬酒。
乐燕:欢乐的宴饮。
良未极:还没有达到极点。
安知:怎么知道。
沈浮:人生的起伏。
醉罢:酒醉之后。
云散:像云一样散去。
何当:何时。
复相求:再次相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林亭举行的宴会,参会者都是文人雅士。开头两句“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写出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内心的情感世界。接着,“朱轩骛关右,池馆在东周”描绘了宴会的场所,朱红色的车马喧闹,园林建筑雄伟。"缭绕接都城,氤氲望嵩丘"则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向往。

“群公尽词客”指的是宴会上的宾朋都是擅长文学的士族,而“方驾永日游”则是说他们在美好的时光中享受着愉悦的旅行。"朝旦气候佳,逍遥写烦忧"表达了诗人在清晨良辰中,以悠闲的心态来抒发心中的忧虑。

接下来的几句“绿林蔼已布,华沼澹不流。没露摘幽草,涉烟玩轻舟”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在其中的悠然自得。"圆荷既出水,广厦可淹留"则写出了荷花盛开,亭台楼阁适合久留。

最后,“放神遗所拘,觥罚屡见酬”表达了宴会上的欢乐和诗人对酒的陶醉。"乐燕良未极,安知有沈浮"是说宴会的快乐尚未达到顶点,而诗人的心中却已经有了深远的感慨。"醉罢各云散,何当复相求"则是宴会结束后,每个人都带着酒意离去,不知何时再能相聚。而结尾“安知有沈浮”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一种深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宴会氛围的营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人生、友谊的感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释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

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

对阁景恒晏,步庭阴始繁。

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

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

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

上宰领淮右,下国属星驰。

雾野腾晓骑,霜竿裂冻旗。

萧萧陟连冈,莽莽望空陂。

风截雁嘹唳,云惨树参差。

高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

当暌一酌恨,况此两旬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逢杨开府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