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事凭谁论,羁怀只自谙。
风烟悲蜀魄,桑柘老吴蚕。
晚步惜残照,春衫怯晓岚。
日来鼙鼓近,牢落愈无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诗风的延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世事凭谁论"一句表明了诗人面对纷扰复杂的世事感到困惑,不知该如何评价和处理。而"羁怀只自谙"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自我安慰,似乎在告诉自己,只能独自承受这些不易言说的忧虑。
"风烟悲蜀魄"中,“蜀”指的是古代的蜀地,即今天的四川地区,而“魄”则是形容气氛或情绪,这里用来描绘一种凄凉、哀伤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自己对于往昔时光的眷恋之情。
"桑柘老吴蚕"一句,用了典故“桑间濮上”,借指岁月匆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巨变。这里的“吴蚕”是对诗人自己名字的一个隐晦表达,同时也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无奈感受。
"晚步惜残照"和"春衫怯晓岚"两句,分别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象与早春清晨的气氛。诗人在这些自然景物中寻找情感寄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和对来临春天的期待。
最后两句"日来鼙鼓近,牢落愈无堪"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困境或灾难的一种预感。这里的“鼙鼓”形容紧迫而又恐怖的声音,而“牢落”意味着陷入困境之中,“无堪”则是不胜枚举,表达了一种深重的忧虑和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个人的内心独白,也是一种对外界变化无常的深刻体悟。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膏泽愆时愧已深,敢期诚意达天垠。
片云忽送千峰雨,一气潜回万壑春。
顿觉老农生喜色,坐令凶岁变佳辰。
忧民虽切功何有,坱圠无私荷大钧。
铃斋坐啸不为颇,愁叹翻然变咏歌。
千里正忧无旧谷,一朝俄喜浃新禾。
云师蔽日如张帜,雨阵横空似拥戈。
我忝郡丞何所补,但将新句对松哦。
良田方苦莠骄骄,甘雨如何閟九霄。
贤守治声喧道路,圣君德泽播黎苗。
宁容赤地炎威炽,果见青天旱气消。
昨夜东皋已沾足,康衢满耳沸歌谣。
此时狂敌合灰飞,致我天王下紫微。
士马生风增锐气,旌旗蔽日耀皇威。
愧无一策裨黄屋,滥逐千官扈赭衣。
智略如君宜有用,周行指日看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