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逍遥咏》(其十八),出自宋代文学家赵炅之手。整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宿愿通贤圣,贪心勿强为。”这里,“宿愿”指长久以来的愿望,“贤圣”则是指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贤者的向往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同时告诫自己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束缚。
“眼前销恶趣,天鉴故无私。”这一联中,“眼前”指现实生活中的感受,“销恶趣”则是消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诗人强调通过内心的修养,可以超越世间的功利和欲望,而“天鉴”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它是不偏不私的。
“如梦何光景,明神所在知。”这里,“如梦”比喻世事如同一场梦幻,“何光景”则是指那些耀眼但又虚幻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这些过眼云烟的看破和超脱,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心灵清明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
“精修观出离,解脱影相随。”“精修”指内心的修为,“观出离”则是通过观照达到精神上的出离世俗。最后一句,“解脱影相随”,意味着当一个人达到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状态,他就能从世间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而那些曾经束缚他的虚幻之物也会如影随形,消失不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越世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