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其一)

宫样细腰身。玉带罗衫稳试新。

小底走来宣对御,催频。曲殿西厢小苑门。

歌舞斗轻盈。不许杨花上锦茵。

劝得君王真个醉,承恩。金凤红袍印粉痕。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翻译

她有着宫中女子般的纤细腰身,穿着新衣玉带罗衫,显得稳重而华丽。
侍女前来报告,对皇上说这是新装试穿,皇上频频催促,她们在曲径深殿和小苑门口穿梭。
她们轻盈起舞,不让杨花落在华美的地毯上。
她们的歌舞让君王沉醉,真正赢得了恩宠,连金凤红袍上都留下了她们轻盈的痕迹。

注释

宫样:形容宫中女子的体态。
细腰身:纤细的腰肢。
玉带罗衫:玉质腰带搭配轻薄的丝质衣服。
稳试新:稳当地试穿新衣。
小底:侍女或宫女。
宣对御:向皇上报告。
曲殿西厢:弯曲的宫殿和西厢房。
小苑门:小花园的门。
歌舞斗轻盈:以曼妙的歌舞争艳。
杨花:柳絮,象征轻盈。
锦茵:华丽的地毯。
劝得君王真个醉:使君王真正沉醉。
承恩:蒙受皇上的恩宠。
金凤红袍:绣有金凤图案的红色官袍。
印粉痕:留下轻盈的舞步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宫中的宴会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述,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复。开篇“宫样细腰身”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以女性形象为中心的美丽画面,其中“玉带罗衫稳试新”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位女性的高贵气质,通过对服饰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新鲜与庄重的感觉。

紧接着,“小底走来宣对御,催频”一句,透露出宴会上的忙碌与紧迫感,小侍从穿梭于殿堂之间,宣布着什么事情,或许是宴会即将开始的信号。这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文缛节,也让人感到一种时间紧迫的氛围。

“曲殿西厢小苑门”一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宴会举行的具体地点,通过对建筑空间的描绘,为读者构建了一种既美丽又隐秘的场所。这里的“曲殿”与“西厢”、“小苑门”,都是宫廷建筑特有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歌舞斗轻盈”一句,更是直接点出了宴会上的娱乐活动,通过“歌舞斗”这个词组,让人联想到了一场热闹非凡的表演,而“轻盈”二字,则在视觉上给予了一个优美而不失庄重的感觉。

至于“不许杨花上锦茵”,这句话则是在强调宴会上的规矩与排场,可能是指宫廷中的某种禁令,或是对参与者行为的一种约束。这一句增添了诗中对于权力与秩序的暗示。

最后,“劝得君王真个醉,承恩”一句,直接点明了宴会的中心人物——君王,以及宴会上的目的或高潮。通过“劝得君王真个醉”,可以感受到宴会上酒酣耳热的情景,而“承恩”二字,则表达了一种对君主的服从与敬仰。

全诗最后以“金凤红袍印粉痕”收尾,这一句在视觉上给予了一个极为华丽的画面,同时也强调了皇权的象征——“金凤”,以及宫廷生活中对细节的讲究,即便是衣物上的皱折,也被描绘得如此精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的详尽描述,展现了一种既奢华又有序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权力与秩序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沉蕙乞词

住近沈香浦,门前蕙草春。鸳鸯飞下柘枝新。

见弄青梅初著、翠罗裙。怕唤拈歌扇,嫌催上舞茵。

几时微步不生尘。来作维摩方丈、散花人。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春晓曲

西楼落月鸡声急。夜浸疏香寒淅沥。

玉人酒渴嚼春冰。晓色入帘横宝瑟。

形式: 词牌: 春晓曲

昭君怨.悼亡

胧月黄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说春寒。

杏花残。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

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柳梢青(其三)

红分翠别。宿酒半醒,征鞍将发。

楼外残钟,帐前残烛,窗边残月。

想伊绣枕无眠,记行客、如今去也。

心下难拚,眼前难觅,口头难说。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