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于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失胜业

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维舟邀胜士,杖策凌穹崇。

绝壁迤崩豗,可验秋涛雄。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

沄沄窗外江,落落阶前松。

涧响雨滂濞,云生树玲珑。

揽胜欣远游,抚身悲转蓬。

忧乐未相偿,林霏生晚容。

却纵中流棹,回望青莲宫。

秋晚山萧寂,云散烟空濛。

舟行转沙尾,微闻林外钟。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鸿。

晨暮一相失,云峤何年同。

若纵金门步,永遗尘外踪。

形式: 古风

翻译

时局动荡我来到偏远的县治,病弱身躯躺在简陋的篷帐。
乘舟出行难以估算路程,只能听凭流水和风声导航。
今日江口启程,远远望见天边的山峰。
系舟邀请才俊,拄杖攀登崇高的山峦。
峭壁险峻轰鸣,足以验证秋日江涛的雄浑。
崖壁上古老的佛像,空中楼阁工艺精巧。
江水潺潺窗外流,松树稀疏阶前立。
山涧雨声如注,云雾缭绕树木间。
欣赏美景心怀喜悦远游,抚摸身体感叹自己如蓬草漂泊。
忧虑与快乐交织,傍晚的树林增添了几分哀愁。
放下船桨回头望,青莲宫在远方。
秋夜山色萧瑟,云雾散开天空朦胧。
舟行至沙洲尽头,隐约听到林外的钟声。
可惜李膺般的船只,离去如同孤独的大雁。
朝夕相隔,何时能再共游云岭?
如果能步入金门显贵,将永远留下尘世之外的足迹。

注释

时危:时局动荡。
远县:偏远的县治。
卧疴:病弱躺卧。
疏篷:简陋的篷帐。
计程:估算路程。
维舟:系舟。
穹崇:崇高的山峦。
绝壁:峭壁。
镌崖佛像:崖壁上的佛像。
凭虚:空中。
沄沄:水流声。
落落:稀疏。
悲转蓬:感叹自己如蓬草漂泊。
金门步:显贵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开篇即以“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表现出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选择逃离尘嚣,隐居于远县之中。这里的“时危”指的是宋代社会的不稳定与动乱,而“卧疴”则暗示了诗人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和不适。

随后的“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展现出诗人在江湖上的漂泊生活,以及对自然之声的留心。这里的“浮舟”象征着无常的人生,而“一听水与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声音有着深切的感受。

接着,“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描绘了一种境界的开阔和心灵的解放。诗人在今天这一日终于能够从狭窄的江口中走出来,远眺那些连天相接的高峻山峰,这一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飞扬。

“维舟邀胜士,杖策凌穹崇”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维舟”即是诗人的座驾,“邀胜士”则是在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英雄豪杰,而“杖策凌穹崇”则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攀登高峰,追求卓越境界的决心。

接下来的“绝壁迤崩豗,可验秋涛雄”通过对险峻山壁和奔腾江水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和赞美。这里的“绝壁”、“迤崩豗”都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威严,而“可验秋涛雄”则是对这种自然景观中蕴含力量的肯定。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则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诗人在这里提到的是那些镌刻在岩石上的古老佛像,以及那些依据虚空而建的楼阁,这些都是对过去文明的一种缅怀。

“沄沄窗外江,落落阶前松”则是对隐居生活中景物描写。这里的“沄沄”、“落落”都形容了水流和松针落下的声响,这些都是诗人在山林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

“涧响雨滂濞,云生树玲珑”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这里的“涧响”、“雨滂濞”都形容了雨声,而“云生树玲珑”则是对云间树木所形成的奇妙景观的描述。

“揽胜欣远游,抚身悲转蓬”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的向往以及个人身体上的不适。这里的“揽胜”即是在追寻那些已逝去的辉煌事迹,而“抚身悲转蓬”则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

“忧乐未相偿,林霏生晚容”则是一种哲学思考。诗人在这里感叹于世间的忧愁与快乐往往难以两全,而“林霏生晚容”则是在对自然界中景物所呈现出的宁静美景进行描写。

“却纵中流棹,回望青莲宫”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追忆和怀念。这里的“却纵中流棹”是指在江河上自由漂泊,而“回望青莲宫”则是在回首往昔,那些如同仙境一般的地方。

“秋晚山萧寂,云散烟空濛”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宁静与孤寂。这里的“秋晚”、“山萧寂”都形容了深秋傍晚时分的安静,而“云散烟空濛”则是对天际云烟所呈现出的淡远景象进行描写。

“舟行转沙尾,微闻林外钟”则是一种动与静的结合。诗人在这里描述了自己的船只在江河上前进,而在远处又听到了来自山林之外的钟声,这些都构成了诗人心中的一幅画面。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鸿”表现出了对于往昔友人的怀念。这里的“惜哉”表达了诗人的不舍,而“李膺船”则是指那些已逝去的美好时光,“去若孤征鸿”则是在感叹这些记忆如同孤独的鸟儿一般,消失在无尽的天际。

最后,“晨暮一相失,云峤何年同”则是一种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晨暮”即是日出日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一相失”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的渴望,“云峤何年同”则是在询问那些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人们,如今又在哪里?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游灵岩寺

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

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

繁华随化迁,歘若高鸟度。

忧勤及豫怠,兴隆与倾仆。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

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

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

昔人经行处,赏会今已屡。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

日暮钟磬閒,聊将澹吾虑。

形式: 古风

游独孤城下作

利成山百丈,直下独孤城。

事往岁月积,长江依旧清。

昔人经过地,我辈复此行。

但见竹树稠,石崖如削成。

乔木晚未凋,青青发馀荣。

天寒远峰澹,日晏长川明。

时危怀古意,岁暮羁旅情。

一室寄绝岸,全家托柴荆。

晨炊饭脱粟,似此田涧氓。

群盗正猖獗,深居且偷生。

反念故园日,默默何由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登甘露寺故基

烈风吹面立城隅,俯仰人间万事徂。

万古江山自雄浑,百年城郭已蓁芜。

乱馀故物惟金鼎,事往前贤只画图。

双塔烟中广陵市,淮南戍守未应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登真观在利州嘉川县西五里南临宋江相传云张天师栖真之地至今有遗履池县下二十馀里江心有积石土人谓天师殡鬼堆石上有纹隐起类篆籀土人谓天师符观中多大柏连抱皆数百年物也又有铁铸老君二其一已损六月初五日少息观中闻其事于小童与石刻颇验云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

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

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

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形式: 古风 押[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