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开篇即以“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表现出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选择逃离尘嚣,隐居于远县之中。这里的“时危”指的是宋代社会的不稳定与动乱,而“卧疴”则暗示了诗人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和不适。
随后的“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展现出诗人在江湖上的漂泊生活,以及对自然之声的留心。这里的“浮舟”象征着无常的人生,而“一听水与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声音有着深切的感受。
接着,“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描绘了一种境界的开阔和心灵的解放。诗人在今天这一日终于能够从狭窄的江口中走出来,远眺那些连天相接的高峻山峰,这一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飞扬。
“维舟邀胜士,杖策凌穹崇”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维舟”即是诗人的座驾,“邀胜士”则是在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英雄豪杰,而“杖策凌穹崇”则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攀登高峰,追求卓越境界的决心。
接下来的“绝壁迤崩豗,可验秋涛雄”通过对险峻山壁和奔腾江水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和赞美。这里的“绝壁”、“迤崩豗”都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威严,而“可验秋涛雄”则是对这种自然景观中蕴含力量的肯定。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则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诗人在这里提到的是那些镌刻在岩石上的古老佛像,以及那些依据虚空而建的楼阁,这些都是对过去文明的一种缅怀。
“沄沄窗外江,落落阶前松”则是对隐居生活中景物描写。这里的“沄沄”、“落落”都形容了水流和松针落下的声响,这些都是诗人在山林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
“涧响雨滂濞,云生树玲珑”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这里的“涧响”、“雨滂濞”都形容了雨声,而“云生树玲珑”则是对云间树木所形成的奇妙景观的描述。
“揽胜欣远游,抚身悲转蓬”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的向往以及个人身体上的不适。这里的“揽胜”即是在追寻那些已逝去的辉煌事迹,而“抚身悲转蓬”则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
“忧乐未相偿,林霏生晚容”则是一种哲学思考。诗人在这里感叹于世间的忧愁与快乐往往难以两全,而“林霏生晚容”则是在对自然界中景物所呈现出的宁静美景进行描写。
“却纵中流棹,回望青莲宫”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追忆和怀念。这里的“却纵中流棹”是指在江河上自由漂泊,而“回望青莲宫”则是在回首往昔,那些如同仙境一般的地方。
“秋晚山萧寂,云散烟空濛”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宁静与孤寂。这里的“秋晚”、“山萧寂”都形容了深秋傍晚时分的安静,而“云散烟空濛”则是对天际云烟所呈现出的淡远景象进行描写。
“舟行转沙尾,微闻林外钟”则是一种动与静的结合。诗人在这里描述了自己的船只在江河上前进,而在远处又听到了来自山林之外的钟声,这些都构成了诗人心中的一幅画面。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鸿”表现出了对于往昔友人的怀念。这里的“惜哉”表达了诗人的不舍,而“李膺船”则是指那些已逝去的美好时光,“去若孤征鸿”则是在感叹这些记忆如同孤独的鸟儿一般,消失在无尽的天际。
最后,“晨暮一相失,云峤何年同”则是一种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晨暮”即是日出日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一相失”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的渴望,“云峤何年同”则是在询问那些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人们,如今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