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溪

巍巍天目峰,高大压南纪。

崩泉初滥觞,奔放成兹水。

分流为苕霅,汇此古城里。

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

极目更清寒,漪漪澄遥滓。

朝来春雨涨,汹涌蛟龙喜。

舟樯纷来往,万斛等一苇。

翻翻轻鸥逝,袅袅渔歌起。

我欲把钓竿,来问玄真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目峰的雄伟壮观,以及苕霅溪的源头和流经古城的景象。诗人通过"崩泉滥觞"和"奔放成兹水",展现了溪水由小到大的动态过程。"分流为苕霅"点出溪流分支,"古城里"则显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表达了溪水的连绵不断,"极目更清寒,漪漪澄遥滓"则写出溪水清澈见底,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春雨过后,溪水上涨,"汹涌蛟龙喜"象征生机勃发,舟船繁忙,"万斛等一苇"形容船只如苇叶般轻盈穿梭其中。

"翻翻轻鸥逝,袅袅渔歌起"描绘了水鸟飞翔和渔歌悠扬的田园风光,最后诗人借"我欲把钓竿,来问玄真子"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敬仰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何楷读书堂

整棹泛澄湖,春物畅我怀。

前登何山岭,短策穷萦回。

晋代有高人,结屋临涧隈。

至今读书地,石磴不生苔。

幽踪去已久,遗构安在哉。

山僧依胜迹,下结莲花台。

乱来各飘荡,龙象亦倾颓。

乃知兴坏理,道俗俱可哀。

清风动岩壑,松声四山来。

只疑斯人存,遗韵尚徘徊。

我欲招其魂,举目但蒿莱。

临觞聊一酹,惆怅愧高才。

形式: 古风

碧澜堂

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

问谁所构堂,轩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当时冠。

华筵势独高,宾佐俱才彦。

吹箫横落日,画茜如云散。

健儿簸旌旗,水战逞奇玩。

临流赋新诗,意气共称叹。

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

歌声久矣灭,邮亭锁溪畔。

台倾鸟雀下,阑坏凫鹥乱。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见。

形式: 古风

白蘋洲

层城郁迢迢,长溪贯双流。

喧然阛阓中,乃有白蘋洲。

兹晨策杖往,秀色散我忧。

窅眇蛟龙窟,澄明鸥鹭秋。

开花照白日,接叶暗渔舟。

凉风起其末,客衣薄飕珝。

我欲携童稚,具此双钓钩。

高歌绿水曲,散发洲上头。

安能随世人,负我平生游。

形式: 古风

下菰城

迢迢下菰城,乃在衡山址。

卜筑自何人,云是楚公子。

连峰负崇墉,重皞抱溪水。

得非蒸土成,讵乃久不圯。

衢路化为田,睥睨犹可指。

牛羊恣来牧,狐兔穴不起。

想当豪贵时,宾客盛莫比。

高门游侠窟,诸侯交贽礼。

剑佩纷相摩,杂沓曳珠履。

荣华不可常,零落今如此。

岂徒雍门琴,独下田文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