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听声

人言鼻听无如龙,听不以耳乃反聋。

未若水母本无目,隔水响应相鸣雄。

我持此理问张瞍,废目任耳偏能聪。

忍闻此声亦愦愦,俗嚣政在群鸣中。

枉将蚁动作牛斗,妄遣蚊聚成雷公。

昔人乐归瞽其职,五音六律诗人矇。

我琴三尺玉横膝,欲广舜孝歌时雍。

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

瞍乎洗耳试一听,莫似北客歌南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常说耳朵不如龙灵敏,听觉反而因不依赖耳朵而变得迟钝。
还不如水母原本没有眼睛,却能隔着水传递声音相互回应。
我把这个道理去问张瞍,他失明却只用耳朵就能听得很清楚。
他忍受这样的声音也显得困惑,因为世俗的喧嚣就在众多的嘈杂中。
错误地把蚂蚁的活动比作牛斗,胡乱地认为蚊子聚集能发出雷鸣。
古人乐于让盲人担任音乐职务,因为他们对五音六律有独特的感知。
我弹奏三尺玉琴,想要弘扬舜的孝道和和谐的歌声。
游动的鱼儿、活跃的野兽都能理解人的感情,这种情感与百姓的忧乐息息相关。
张瞍,请你洗耳聆听,别像北方人在南方歌唱那样不合时宜。

注释

人言:人们的说法。
鼻听:比喻用鼻子感受。
龙:这里比喻极灵敏的听力。
水母:生物,比喻无眼却能感知声音。
瞽:失明。
五音六律:古代音乐的基本音阶和节奏。
琴:古乐器。
游鱼舞兽:生动形象,指自然界的生灵。
北客:北方来的人。
南风:南方的风,象征异域文化或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对音乐有深刻理解的诗人,通过与朋友张瞍的交流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真谛的追求。诗中开篇即以比喻手法,“人言鼻听无如龙,听不以耳乃反聋。”此句通过强调真正的“听”不仅仅是耳朵所能为,暗示了作者对于内心感受和深层次理解的追求。

接着,“未若水母本无目,隔水响应相鸣雄。”这里借用“水母”这一意象,表达了音乐超越视觉,直接触动灵魂的特质。水母之所以能在没有眼睛的情况下对声响做出反应,是因为它与声音产生了共鸣。

诗人随后将这种理解强调给张瞍,表明即便不用眼睛,只凭耳朵也能感受到音乐的真谛。这一部分通过“废目任耳偏能聪”一句,强化了作者对于内心体验的重视。

然而,诗人对于世间嘈杂的声音却持批评态度,“忍闻此声亦愦愦,俗嚣政在群鸣中。”这里“愦愦”形容声音之烦杂不堪,而“群鸣”则象征着世间的喧哗与混乱。诗人对于这种情况感到不满。

以下几句,“枉将蚁动作牛斗,妄遣蚊聚成雷公。”通过比喻手法批判了那些把微小声音放大的人和事,这些行为在诗人看来是多余且无意义的。

随后,诗人提及古人对于职责的热爱,以及五音六律对诗人的影响。这里的“昔人乐归瞽其职,五音六律诗人矇”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家们对于音乐和文学高度敬重的情怀。

最后,“我琴三尺玉横膝,欲广舜孝歌时雍。”诗人提及自己手中的琴,以及想要通过演奏来传唱舜帝的孝道,展现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和艺术追求。紧接着,“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一句,则强调了音乐能够跨越物种,直接触动人的情感,从而实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诗的结尾,“瞍乎洗耳试一听,莫似北客歌南风。”这里“洗耳”意味着清除杂念,以纯净的心态去聆听。诗人通过这句话,再次强调了对于音乐纯粹体验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张瞍的期望,即希望他能够以一种新的、更为纯粹的方式来感受和理解音乐。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音乐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其对于当时社会嘈杂声音的批判,以及对于古代文化艺术理想的怀念。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赠杨尉送湫水

天上妥雨水鸣渠,一龙任责固有馀。

今年水来雨不集,彭民不及江中鱼。

以堰致水高百尺,灵湫在渊烁红日。

彭民怨龙不怨人,龙则有职谁之失。

九峰仙官梅子真,豢龙有术龙不嗔。

去年作堰今请湫,二者兼得苏彭民。

东湖别驾但捧腹,卧听萧萧响疏竹。

往来莫便轻泥涂,软脚有酒为君沽。

形式: 古风

赠杨教授

读书要身荣,得禄为亲喜。

端知绛帐华,乃在綵衣里。

冷官多澹泊,有道足甘旨。

登堂四壁馀,发帙照案几。

尚有老孟光,环以三稚子。

一笑扶鹤发,相见折屐齿。

出门顾诸生,正事歌锡尔。

生朝适馀暇,汤饼庆弧矢。

众客集清辰,好语塞两耳。

我有海上方,剩泛杯中蚁。

永为萱堂寿,胜饮菊潭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墨手道人寄晁子止即用子止韵

夷门道人墨为手,艺如巫咸日中走。

逢人便与墨模糊,西里自妍东里丑。

不须更相邑中黔,面比乌鸦色未深。

为抬墨手高处问,我手何如君子心。

形式: 古风

骤雨

荒风吼其前,大雷击其后。

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

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

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

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

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斗。

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咒。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

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

为霖有真源,中路困坑窦。

眼前苍狗姿,津润岂能漱。

何当捲江海,九万广天覆。

有祷恐未迟,帝阍吾欲叩。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