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风吼其前,大雷击其后。
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
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
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
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
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斗。
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咒。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
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
为霖有真源,中路困坑窦。
眼前苍狗姿,津润岂能漱。
何当捲江海,九万广天覆。
有祷恐未迟,帝阍吾欲叩。
诗人通过这首《骤雨》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反映出一种急促、强烈的情感体验。开篇“荒风吼其前,大雷击其后”两句,营造了一个紧张的气氛,仿佛预示着某种灾难或变故即将到来。紧接着,“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或者灾难的心理准备和接受。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中,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通过倾听雨声来获得某种安慰。然而,“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夜晚突如其来的干扰的描述。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自然循环,而“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接下来的几句“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通过对干涸河床和未能完全湿润的土块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度减弱的忧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斗。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咒。”这几句似乎在批评某种迷信行为或者无谓的争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那些虚幻和无效之举的不满。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以及某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认识。“为霖有真源,中路困坑窦。”这两句,则描绘了暴风雨后的水流和泥泞,似乎象征着某些困境或挑战。
“眼前苍狗姿,津润岂能漱。何当捲江海,九万广天覆。”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界巨大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未来某种壮观景象的向往。“有祷恐未迟,帝阍吾欲叩。”结尾两句,则传递出一种对某种神秘力量或上天的祈求和期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紧迫性的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骤雨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自然、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我行江南上峡来,系舟夜泊云雨台。
行到西川一万里,杜鹃声急桃花开。
负笈无他奇货,笔端有力躬耕。
僰道颇思山谷,兰陵一变荀卿。
锦煖海棠欲睡,絮浓杨柳初眠。
蝶老斗高屡舞,莺雏学语如弦。
眼界琉璃鸟度,腹中沆瀣蝉清。
猗兰羲献父子,瘦竹夷齐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