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所作,题为《寄王士贵》。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手法,以平和舒缓的笔触描绘出离别之情。
首句“画桥相送百花春”,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与惆怅。画桥,在这里不仅是景观的描写,也象征着情感联系的桥梁,而“百花春”则是对美好事物即将离去的留恋。
紧接着,“转眼孤鸿逐断云”,诗人通过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别后思念之深。孤鸿与断云都是寂寞孤独的意象,它们在天空中孤单地飘过,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
“别后有谁能顾我,客中无日不思君”,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求与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诗人在异乡漂泊,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土和亲人,这种情感是那样的真挚而动人。
“风前花影尝兴念,月下桐声久不闻”,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花影随风摇曳,是不是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而月下的桐声之所以“久不闻”,或许是因为心灵深处的寂寞,已无法感受到自然界的细微之音。
最后,“见说近来多好况,一书无惜寄云云”,诗人得知远方亲友的近况,虽然他们生活中有所喜悦,但诗人仍旧通过书信这唯一的联系方式,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托付给风云。
整首诗以其柔美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