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在余杭闲居了三年,多次为梅花的盛开而陶醉。
伍相庙旁的梅花繁密如雪,孤山园中的梅花美丽如妆扮。
跟随游玩的人心中总是惋惜,折下梅花赠予佳人手中也香气宜人。
从花开到花落都欣赏,稍一饮酒就变得疯狂。
薛、刘两位诗人相继长眠于新坟,沈、谢两位才子双双离开了故乡。
唱歌饮酒的同伴渐渐散去,只剩下头发斑白的老萧郎独自一人。

注释

三年闲闷:指在余杭度过的时间,充满了无聊和寂寞。
馀杭:地名,即现在的杭州。
伍相庙:祭祀伍子胥的庙宇,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臣。
繁似雪: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像雪花一样密集。
孤山园里:指杭州的孤山,以梅花著名。
丽如妆:形容梅花的美丽如同女子精心打扮的模样。
佳人:美丽的女子。
薛刘:指唐代诗人薛涛和刘禹锡。
沈谢: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和谢朓。
歌伴酒徒:一同唱歌饮酒的朋友。
零散尽:全部散去,消失。
萧郎:诗人的自称,这里指诗人自己,萧郎即萧纲,此处化用其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杭州市三年闲适生活中对梅花的深厚情感。"曾为梅花醉几场"表明诗人与梅花有着不解之缘,曾多次因赏梅而醉酒。"伍相庙边繁似雪"和"孤山园里丽如妆"则是对杭州梅花盛况的生动描绘,梅花如同冬天的雪花一般纷飞,美丽如同女子的妆容。

诗人在赏梅时,不仅心中长惜,而且还会随手折取梅枝赠给佳人,这些行动都显得游子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传递。"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诗人的情感流露。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从梅花初放到凋谢都在其间欣赏的快乐,甚至因小酌而醉狂,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无比的享受和赞美。"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后两句"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则是对友人离散的感慨,他们或已辞世,或已远去,这些诗人的同侪如今都已不在,而自己也只剩下一头白发,形影孤单。

最后,"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孤独感的深刻体验。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自我肯定,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幽深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忆洛中所居

忽忆东都宅,春来事宛然。

雪销行径里,水上卧房前。

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

幸是林园主,惭为食禄牵。

宦情薄似纸,乡思急于弦。

岂合姑苏守,归休更待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忆微之伤仲远

幽独辞群久,漂流去国赊。

只将琴作伴,唯以酒为家。

感逝因看水,伤离为见花。

李三埋地底,元九谪天涯。

举眼青云远,回头白日斜。

可能胜贾谊,犹自滞长沙。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盛时陪上第,暇日会群贤。

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宾阶纷组佩,妓席俨花钿。

促膝齐荣贱,差肩次后先。

助歌林下水,销酒雪中天。

他日升沈者,无忘共此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东楼南望八韵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浪翻。

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

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

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