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南游归旧国,东去海溟溟。

积水天边白,连山岛外青。

春帆向日去,夜梵有龙听。

杳霭知何处,疏钟隔远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从南方返回故乡,然后东行至大海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南游归旧国,东去海溟溟”,开篇即点明了僧人的行程,他从南方向故乡回归,最终向东驶向无垠的大海。这里,“南游”与“东去”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僧人旅程的广阔,也暗示了其内心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颔联“积水天边白,连山岛外青”,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积水在天边泛起白色,象征着大海的浩瀚;远处的连绵山脉在岛屿之外呈现出一片青翠,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机。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壮阔的意境。

颈联“春帆向日去,夜梵有龙听”,转而描写僧人在归途中的一段特别经历。春日里,帆船向着太阳的方向航行,象征着僧人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夜晚,僧人静听寺庙中传来的梵音,仿佛能听到龙的低语,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脱。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宗教体验相结合,赋予了诗歌深刻的哲理意味。

尾联“杳霭知何处,疏钟隔远汀”,以问句的形式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归途的关切与祝福。在遥远的水汀之间,那稀疏的钟声似乎在指引着僧人前行的方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僧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这一联含蓄而深沉,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途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宗教之深邃,以及诗人对其精神追求的敬仰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71)

曾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 号:西墅
  • 籍贯:江西永丰
  • 生卒年:1372-1432

相关古诗词

阜城道中

晓渡滹沱水,旌旗夹路长。

风喧疑作雨,雾重不成霜。

仙乐随行辇,宫袍惹御香。

谫才叨扈从,谩拟赋长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静海逢刑部主事侯福留观音寺宿赋此赠别

皇华千里外,何意此相逢。

水郭春光早,邮亭柳色浓。

偶回牛渚棹,来听虎溪钟。

明发孤舟别,相思隔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新秋有怀和时彦韵

天外凉风起,浮云似水流。

银河初转夕,珠斗迥移秋。

凯奏边城净,寒惊旅客愁。

人情同社燕,休恋异乡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牡丹灯

剪綵制姚黄,根株异洛阳。

银灯添国色,宝篆借天香。

富贵同金谷,光辉到玉堂。

不须劳羯鼓,烂漫过年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