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此诗深含哲理,探讨的是圣人对世道的关怀与处世之难。在这首诗中,“圣人秘元命”表达了圣贤者对于天地之根本法则的珍视,他们担忧世间纷扰会使原本纯粹的真理受到玷污。接着“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指的是儒家思想中所崇尚的嵩山八宿之士,其教导往往被后人曲解,导致世人迷失方向。
诗人继而赞颂“先天诚为美”,意味着遵循自然法则、保持真诚纯净的心性是最美好的状态。然而“阶乱祸谁因”则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灾难和祸害往往由人自身所引起。
接下来的“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描述的是历史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以及秦朝末年政权的崩溃。这段落通过历史事件,强调了人为的防御设施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则是指星象失常、天道混乱的现象,这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被视作国家将要倾覆的预兆。诗中的“子年”可能暗指秦朝末年的少年皇帝,其无力回天,无法挽救即将灭亡的秦国。
最后,“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通过对逝去春光与繁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面对死亡时人们纷纷议论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着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蕴含着对道德真理的追求与对世间混乱的忧虑。
不详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