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飞天末水空流,省与师同别异州。
庭树蝉声初入夏,石床苔色几经秋。
灯微静室生乡思,月上严城话旅游。
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往昔的怀念。起始两句“云飞天末水空流,省与师同别异州。”通过云与水的寂寞,表达了作者与故人分别后各自漂泊于不同的地方,心中充满了离愁。
接着,“庭树蝉声初入夏,石床苔色几经秋。”用蝉鸣声的出现和庭前石床上苔藓的生长变化,描绘出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改变。
中间两句“灯微静室生乡思,月上严城话旅游。”则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夜晚,因微弱的灯光而触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明亮的月光下,与人谈论旅途中的情景。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和过往生活的无限眷恋。
最后两句“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则透露了一种乐观的情绪,表明作者对未来某种可能的相遇或者重逢持有一种期待,同时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沧浪和虎溪头),增添了一种空间上的亲近感。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土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巾舄同时下翠微,旧游因话事多违。
南朝古寺几僧在,西岭空林唯鸟归。
莎径晚烟凝竹坞,石池春色染苔衣。
此时相见又相别,即是关河朔雁飞。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烟岚晚入湿旌旗,高槛风清醉未归。
夹路野花迎马首,出林山鸟向人飞。
一溪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碧落风微月正明,霜毛似怨有离情。
莓苔石冷想孤立,杨柳叶疏闻转清。
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
凤凰楼阁知犹恋,终逐烟霞上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