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春佳节里的游宴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开篇“及第新春选胜游”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美好的时节去赏花观光;紧接着“杏园初宴曲江头”,则具体地点了是在杏花盛开的园中,于曲折的江边举行了一场宴会。
在“紫毫粉壁题仙籍”一句中,诗人用“紫毫”形容笔迹的细致,与“粉壁”相对,表达了书写时的雅致和清新;“题仙籍”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理想世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柳色箫声拂御楼”,通过柳树颜色的描绘,传递出春日悠闲的氛围,“箫声”则是对音乐的形容,表明宴会上有着优美的乐声,而“拂御楼”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中间两句“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分别描绘了雨后晴朗的景色和傍晚时分山峦的青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赞赏。
末尾两句“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则转向诗人在宴会结束后回返的情形。诗人沉浸于春日之美,不知不觉醉在花间;而“绮陌香车”则是对归途中所见所闻的细腻描摹,通过“似水流”的比喻,更增添了一种流动、连续的美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通过对春日游宴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烟岚晚入湿旌旗,高槛风清醉未归。
夹路野花迎马首,出林山鸟向人飞。
一溪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碧落风微月正明,霜毛似怨有离情。
莓苔石冷想孤立,杨柳叶疏闻转清。
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
凤凰楼阁知犹恋,终逐烟霞上玉京。
上国栖迟岁欲终,此情多寄寂寥中。
钟传半夜旅人馆,鸦叫一声疏树风。
古巷月高山色静,寒芜霜落灞原空。
今来唯问心期事,独望青云路未通。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
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
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