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四月廿四城东泛舟

清溪一带城东路,新蜩乍鸣高柳。

五里蒹葭,数声啼鸟,正是薰风时候。将船载酒。

感卅载重来,光阴回首。

蟹罟鱼罾,小楼临水尚依旧。

天光水影荡漾,看翩翩巧燕,波面飞逗。

绿树成阴,红栏倒影,野色暗侵襟袖。维舟渡口。

听萧寺钟声,梵宫轻扣。留客殷勤,再来秋雨后。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描绘了作者在四月二十四日于城东路泛舟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开篇“清溪一带城东路,新蜩乍鸣高柳”,以清溪与鸣蝉作为背景,营造出初夏时节的清新氛围。接着“五里蒹葭,数声啼鸟,正是薰风时候”,通过五里芦苇、几声鸟鸣,以及温暖的微风,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气息。随后,“将船载酒”一句,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感卅载重来,光阴回首”则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蟹罟鱼罾,小楼临水尚依旧”描绘了水边的渔具和小楼,虽历经多年,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接下来,“天光水影荡漾,看翩翩巧燕,波面飞逗”通过天光与水面的互动,以及燕子在水面轻巧飞舞的画面,展现出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象。最后,“绿树成阴,红栏倒影,野色暗侵襟袖”则以绿树、红栏和四周的野色,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色彩的画卷,而“维舟渡口。听萧寺钟声,梵宫轻扣”则通过渡口的宁静与寺庙的钟声,增添了诗作的禅意与深邃。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八归.题张雪鸿秋荷双鸳

雪泥鸿爪,文章游戏,只不过偶然耳。

红衣坠露无多少,画出半秋天气,双鸳相倚。

岸草汀花残照外,对渺渺、冷烟寒水。

已看到、寥落西风,又吹过沙尾。睡去。

迷离短梦,缠绵情绪,结伴荷花莲子。

忘机淡宕,逍遥野浦,不与世间闲事。

甚风流活计,装点溪山被纹绮。

好意态、金针谁绣,老笔同题,消遣绿窗里。

形式: 词牌: 八归

贺新凉.康介眉夫人嘱题榕阴消夏图

深院闲池馆。此神仙、清凉世界,热红尘远。

午倦停针消长昼,榕叶婆娑影转。

正茉莉、蛮花香散。

花底翩翩瑶台侣,羡连枝、玉树人清婉。

联好句,写双管。鲛绡衣薄轻罗扇。

拥金盘、荔支熟矣,槟榔初荐。

一幅新图传陈事,历历红栏碧藓。

好随载、镜奁书案。

粤峤珠江当年景,寄都门、女伴题诗满。

惜末识,画中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山亭宴.立秋

井梧一叶银床早。碧云天、画楼秋到。

竹外淡烟霏,障满地、斜阳最好。

豆花凉蔓战西风,浑不似、春寒料峭。

高树晚蝉呜,时诉出、凄凉调。荷花半倚闲池沼。

想岩壑、桂花香渺。天意谢繁华,怕白露、暗催秋老。

罗衾不奈乍凉宵,有花底、乱虫啼晓。

清梦醒来时,一点残灯袅。

形式: 词牌: 山亭宴

定风波.谢云姜妹赠蜜渍荔支有感

冰雪肌肤裹绛纱。者般滋味产天涯。

二十七年风景变。曾见。连林闽海野人家。

何必更求三百颗。珍果。数枚直比服丹砂。

恰好嫩凉秋雨后。消受。感君高义转咨嗟。

形式: 词牌: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