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宋中丞使河源

东周遣戍役,才子欲离群。

部领河源去,悠悠陇水分。

笳声悲塞草,马首渡关云。

辛苦逢炎热,何时及汉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东周时期征发壮丁,才子也想离开人群。
他被派往河源地带,漫长的陇山之水陪伴左右。
边塞的笳声哀怨,马儿穿过云雾过关隘。
在艰辛的路途中遭遇酷暑,何时才能与汉军会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离别的场景,东周派遣戍卒远行,将与同伴告别。"才子欲离群"表达了人物的不舍和悲凉之情。在古典文学中,"才子"常用来指代有才能或文雅之士,这里可能是对将官的尊称。诗人通过"部领河源去,悠悠陇水分"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河源和陇水成为离别的象征,流淌的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

"笳声悲塞草,马首渡关云"则是对将官行军途中的写照。"笳声"指的是古代边塞上演奏的一种乐器,其声音常用来形容战争的氛围和边塞的荒凉。而"塞草"则是边塞环境下的自然景物,常与游子离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马首渡关云"则表现了将官带领部队渡过关隘的场面,"云"字增添了一种超脱和遥远的感觉。

最后两句"辛苦逢炎热,何时及汉军"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期盼。"辛苦"二字形容长途跋涉的艰难,而"逢炎热"则是对夏日行军之苦的描写。"何时及汉军"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反映出诗人对将官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并与汉军会合的关切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边塞将士离别家园、行军途中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茂陵村行赠何兆

春天黄鸟啭,野径白云閒。

解带依芳草,支颐想故山。

人行九州路,树老五陵间。

谁道临邛远,相如自忆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雨后游辋川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春泉。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

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雨雪曲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

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

童子逢皆老,门人问亦稀。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空念寻巢鹤,时来傍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