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次海康登平仙亭次莱公韵.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

巨卵曾因霹雳开,海邦从此得名雷。

只知寇老曾迁此,作记何缘丁令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归次海康登平仙亭次莱公韵·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中描绘了雷庙的历史背景与传说,以及对前人留下的碑文的感慨。

首句“巨卵曾因霹雳开,海邦从此得名雷”,以“巨卵”比喻雷神,通过“霹雳开”的神话故事,形象地解释了雷神的起源,并由此为海邦(即海南岛)赢得了“雷”的名称。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结合,展现了古代人民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敬畏。

接着,“只知寇老曾迁此,作记何缘丁令来。”这里的“寇老”和“丁令”分别指北宋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寇准和丁谓。寇准曾被贬至海南,而丁谓则在海南担任过官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在海南留下足迹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雷庙碑文可能与他们的经历有关,引发读者对于历史人物与地方文化之间联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神话与历史的交织,不仅展现了古代海南的文化特色,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一)

亲征决策幸澶渊,南北欢盟有本原。

丞相莱公功第一,犹将孤注作谗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二)

一幸江南一蜀中,奋然廷议叱群公。

搀回天步虽良策,元是真皇听纳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三)

南阳庙坐致云云,赖有嘉言为解纷。

叹息今人不如古,久无庆忌救朱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四)

平生爱看柘枝舞,宾燕多馀密炬堆。

富贵在公真末事,谁云缘此故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