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行

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

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

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手种青杉踰百尺,藤花薜蔓笼台石。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

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

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

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茵的《苕溪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吴松江边的田园生活,每年春天,苕溪的水波荡漾,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方向的迷茫。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 泪如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而“松楸正在西山里”则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感慨,对往日兄弟手足情深的怀念,以及对无法挽回时光的无奈。

"手种青杉踰百尺,藤花薜蔓笼台石。"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 最后的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他对个人抱负与历史长河之间关系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生活、时间及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

揆子初度日,抚杯拟歌辞。

衰龄踰五十,敢必登古希。

自传始迁固,志铭传牧之。

谛观子俨疏,直与浮世违。

靖节百世师,汝无轻笑嗤。

讳之宁免殁,不讳达者为。

假我以耆艾,年年续斯诗。

形式: 古风

春咏

舍瑟声不传,咏归声在道。

风乎野水滨,夕阳转芳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皆春

一气融万象,大哉造化仁。

自耕还自凿,熙熙康衢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秋感

蘋洲起壮风,秋事太匆匆。

节候一番别,心期几处同。

牛沈苔晕碧,蟹断蓼拖红。

有客愁无柰,人生总客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