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茵的《苕溪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吴松江边的田园生活,每年春天,苕溪的水波荡漾,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方向的迷茫。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 泪如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而“松楸正在西山里”则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感慨,对往日兄弟手足情深的怀念,以及对无法挽回时光的无奈。
"手种青杉踰百尺,藤花薜蔓笼台石。"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 最后的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他对个人抱负与历史长河之间关系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生活、时间及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