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虞永康题沧江书院

解后沧江半日閒,一川风物闯柴关。

正从逝处识流水,更向静时观远山。

有咏皆春谁与点,无时不学子睎颜。

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宋诗是魏了翁所作的《次韵虞永康题沧江书院》,诗人以轻松闲适的笔调描绘了沧江书院周边的自然景色。首句“解后沧江半日閒”表达了诗人游览后的惬意与宁静,仿佛在江边度过了半个悠闲的下午。接下来,“一川风物闯柴关”描绘了江面风光和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生动展现了山水之美。

“正从逝处识流水,更向静时观远山”两句,诗人通过观察江水的流淌,领悟到生命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同时在静谧的时刻欣赏远方的山峦,寓含深沉的人生哲理。诗人感慨“有咏皆春谁与点”,赞美书院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像春天一般充满诗意。

“无时不学子睎颜”进一步强调了书院中浓厚的学习风气,每个人都在不断求知,追求高尚的品德。最后,诗人以“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收尾,描绘出在与友人交流中忘记言语的欢乐,以及沉浸在美景中的流连忘返,意境悠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沧江书院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与朋友相聚的喜悦,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其一)

龙章晨下九重关,帝敕元凶出羽山。

揭日行空破昏闇,乘风纵燎绝神奸。

须看文正昭陵日,孰与忠宣元祐间。

更愿和平培治体,儒臣千岁侍天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其二)

傥来得丧本无关,或为鸿毛加太山。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公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愿睎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江州司马安君挽诗

当年风雨脊令原,共挈凶颅奏凯旋。

弄破峨眉山月影,慵移湓浦荻花船。

浮云都似梦中觉,妙句犹于身后传。

肠断美人湘水隔,凭鸿寄泪识新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约任千载大卿同王万里杨仲博汎湖任赋二诗和其韵(其一)

满目亲朋似故乡,梦邪非梦梦何长。

春风坐上白云屦,玉鉴光中明月珰。

酒到湖山嫌逊避,话逢气类省称量。

谢家内集如斯否,一味诗书无别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