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其一)

龙章晨下九重关,帝敕元凶出羽山。

揭日行空破昏闇,乘风纵燎绝神奸。

须看文正昭陵日,孰与忠宣元祐间。

更愿和平培治体,儒臣千岁侍天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龙形图案在清晨降下九重宫门,皇帝命令大恶之人离开羽山。
他如同太阳升起,驱散黑暗,乘风放火,消灭邪恶势力。
期待看到像文正那样公正的昭陵日,谁能比得上忠宣在元祐年间的表现。
更希望长久的和平能滋养国家体制,让儒家学者千年侍奉天子。

注释

龙章:象征皇权或吉祥的龙形花纹。
九重关:指皇宫的重重门户,表示权威深重。
帝敕:皇帝的命令。
元凶:指首恶或罪魁祸首。
昭陵:古代皇帝陵墓,此处可能指代公正的典范。
元祐:宋朝年号,代表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和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争。
治体:国家治理体制。
儒臣:儒家学者出身的官员。
天颜:皇帝的容颜,引申为天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其一)》。诗中描述了皇帝的威严和决策,龙章象征皇权,早晨从九重宫门下达指令,命令邪恶势力离开羽山。太阳升起,驱散黑暗,正义的力量如同熊熊烈火,消灭一切不轨之徒。诗人将文正(指贤明的文臣)与忠宣(可能指某位忠臣)相提并论,赞扬他们在元祐年间的表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良好治理的期盼,希望儒家学者能长久地辅佐君王,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对朝廷权威的尊崇和对治国理政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其二)

傥来得丧本无关,或为鸿毛加太山。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公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愿睎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江州司马安君挽诗

当年风雨脊令原,共挈凶颅奏凯旋。

弄破峨眉山月影,慵移湓浦荻花船。

浮云都似梦中觉,妙句犹于身后传。

肠断美人湘水隔,凭鸿寄泪识新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约任千载大卿同王万里杨仲博汎湖任赋二诗和其韵(其一)

满目亲朋似故乡,梦邪非梦梦何长。

春风坐上白云屦,玉鉴光中明月珰。

酒到湖山嫌逊避,话逢气类省称量。

谢家内集如斯否,一味诗书无别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约任千载大卿同王万里杨仲博汎湖任赋二诗和其韵(其二)

翠舫青帘白玉舟,风轻日淡相兹游。

芙蓉覆地锦衾烂,杨柳雕空印篆缪。

月上酒痕浑未觉,山撩诗思浩难酬。

颇怜此会何时又,相伴江湖归去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