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石

摩挲只作钓矶看,相伴秦翁且住山。

霜洗旧棱人共瘦,藓侵孤韵鹤同闲。

因思樵牧分争处,已过唐虞揖逊间。

风月满林时憩寂,三生幽事梦中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把它当作钓鱼石看待,与秦翁一起隐居山间。
寒霜洗净了古老的棱角,人与鹤都显得清瘦而悠闲。
想起这里曾是樵夫牧童争夺之地,现在已跨越了唐虞时代的禅让时期。
林中风月常伴宁静,我在此处休憩,往事如梦,三生之事仿佛重演。

注释

摩挲:抚摸,形容对石头的亲近。
钓矶:钓鱼的岩石。
秦翁:指代隐居的老者。
棱:石头的边缘。
藓侵:青苔侵蚀。
唐虞:古代的两个贤明君主,唐尧和虞舜。
揖逊:古代推举贤能为王的礼节。
憩寂:静谧休息。
三生:佛教中指前生、今生、来生。

鉴赏

这首诗名为《林间石》,作者是宋代诗人葛天民。诗中以一块石头为描绘对象,通过"摩挲只作钓矶看",表达了对石头的亲近与欣赏,仿佛将其视作理想的垂钓之地。"相伴秦翁且住山"则寓言般地将石头与隐逸者相联系,暗示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霜洗旧棱人共瘦,藓侵孤韵鹤同闲",运用拟人手法,描绘石头经受岁月洗礼,棱角分明,如同人一样历经风霜,与孤独的鹤一同享受着山间的宁静。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与孤独的共鸣。

"因思樵牧分争处,已过唐虞揖逊间",诗人进一步联想,石头见证了历史变迁,从古代的樵夫牧童争斗之地,到传说中的尧舜禅让时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沧桑。

最后两句"风月满林时憩寂,三生幽事梦中还",诗人以月光洒满林间,石头成为静谧休息的所在,引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梦境中的幽深之事,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诗意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林间石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98)

葛天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 字:无怀
  • 籍贯:越州山阴(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玩蝶

粉翅来何许,春风卒未休。

众芳皆旧识,微雨是新愁。

斗舞围墙角,贪香缀蕊头。

与花俱不语,相可自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郊园避暑

有暑犹当避,无忧可得忘。

竹疏身共瘦,湖近意先凉。

静胜宁须弈,幽酣不待觞。

还同残梦乐,炙背负朝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雨中

梅雨朝仍暮,莲塘夏似秋。

水高侵树脚,屋漏滴人头。

歇昼厨烟出,占晴础汗收。

群山思会面,扶病一登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尝青梅

疏影横斜处,匆匆入夏看。

绿阴遮得暗,青子结来酸。

因病全疏酒,如痴犹凭栏。

杨花无藉在,风急正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