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二)

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

及此踰年感,还因是月崩。

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

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前一个春天时,宗庙中祭拜了文祖,大舜继承了尧的帝位。
到了这一年年末,感慨良多,而就在这个月份,帝王驾崩。
帝王的寿命似乎因急于追行孝道而显得短暂,但他的功业在于延续了先贤的光辉。
他颁布的节俭圣旨跨越古今,影响深远,山川环抱着他的陵墓——灞陵。

注释

前春:上一个春天。
文祖庙:祭祀文化先祖的庙宇。
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王舜。
嗣尧登:继承了尧的位置成为帝王。
及此:到这个时候。
踰年:超过一年,这里指年末。
感:感慨。
是月:这个月。
崩:帝王去世。
寿缘:寿命由于。
追孝:急于行孝。
促:短促。
业:功业。
继明兴:延续先贤的光明盛世。
俭诏:提倡节俭的诏书。
同今古:古今一致,指节俭的美德跨越时间。
山川:自然景观。
灞陵:帝王的陵墓地名,这里特指某位帝王的陵墓。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美德和哀悼其早逝的挽歌词。诗人以古圣贤尧舜的高尚品格为背景,表达了对先帝生前功业的怀念,以及对其不幸早逝的悲痛之情。

“大舜嗣尧登”一句,以历史上著名的圣君尧舜相比,显示出诗中皇帝的崇高地位。"及此踰年感,还因是月崩"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带来的无限哀思,而“寿缘追孝促”则强调了人们对先帝美好品德的怀念和追思。

"俭诏同今古"一句,说明皇帝生前教化民众的圣旨,与古代圣贤之道相符合,彰显其德治之功。最后“山川绕灞陵”则描绘出先帝陵墓所在的壮丽景象,寓意着永恒的纪念。

整首诗词语言庄重典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皇帝的尊崇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三)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羽仪经巷内,辒?转城闉。

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吕衡州六首(其一)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

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

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

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哭吕衡州六首(其二)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

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

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哭吕衡州六首(其三)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