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二首(其二)

陆海卧龙收爪甲,辽天老鹤戢毛衣。

难攀骐骥日千里,易足鹪鹩巢一枝。

最好朋侪同放适,博高台榭与登跻。

云山胜处追寻遍,似我清闲更有谁。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陆地和海洋中的巨龙收起爪甲,辽阔天空的老鹤收敛羽翼。
难以追赶一日千里的骏马,鹪鹩却满足于在一枝上筑巢。
最好的朋友一同自由自在地放飞,攀登高台楼榭享受登高之乐。
遍游云山美景之处,像我这般清闲的人还有谁呢?

注释

卧龙:比喻有才能的人。
爪甲:这里指巨龙的爪子。
辽天:辽阔的天空。
戢:收敛。
骐骥:骏马。
巢:筑巢。
博:广泛。
登跻:登高。
胜处:优美的地方。
清闲:悠闲无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自述二首(其二)》。诗人以“陆海卧龙”和“辽天老鹤”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隐逸不仕的生活状态,如同潜藏的龙收敛爪甲,翱翔的老鹤收起羽毛,表现出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满足,即使不能像骏马一日千里,能在简陋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也心满意足。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游历山水,享受自然之美,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最好朋侪同放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享宁静生活的期待。最后两句“云山胜处追寻遍,似我清闲更有谁”,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独特追求,认为能如此悠然自得地欣赏山水,恐怕世间少有人能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比喻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清闲自在的隐士风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自述二首(其一)

何者堪名席上珍,都缘当日得师真。

是知佚我无如老,惟喜放怀长似春。

得志当为天下事,退居聊作水云身。

胸中一点分明处,不负高天不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遣

读书忘岁月,人竞笑蹉跎。

但得甘旨足,宁辞辛苦多。

龙泉去铓刃,蜗角亦风波。

知我为亲老,不知将谓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至福昌县作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观三国吟

桓桓鼎峙震雷音,绝唱高踪没处寻。

箫鼓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

论兵狼石宁无意,饮马黄河徒有心。

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