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多有道人倚嵚岩为室仅可容膝引泉贯其间以供烹濯凿山种豆人不满二亩可了岁计油然自得也为予言夜深月明时有虎触户山前后多黄鹂终日睍睆可爱与留粹中各赋诗

山家境界无畦畛,住处随人意所便。

涧汲岩栖忘世累,石耕略种尽天年。

时惊虎触柴扉月,长听莺啼绿树烟。

不信却无人种杏,知从何处觅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山村的环境没有固定的界限,居住的地方随人心愿而定。
在山涧取水、岩洞为家,忘记世间的烦恼,用石头耕种,过着顺应自然的生活。
时常被猛虎撞门的月夜惊醒,长久地听见黄莺在绿树丛中鸣叫。
谁说这里没有人种植杏树?我想寻找的神仙或许就隐藏在这片美景之中。

注释

山家:山村人家。
境界:环境。
畦畛:田界。
住处:住所。
随人意所便:随心所欲。
涧汲:在山涧取水。
岩栖:岩洞居住。
世累:世俗的忧虑。
石耕:用石头耕种。
尽天年:度过一生。
虎触:老虎撞击。
柴扉:简陋木门。
月:月亮。
莺啼:黄莺鸣叫。
绿树烟:绿色树丛中的雾气。
不信:不相信。
杏:杏树。
觅:寻找。
神仙:传说中的仙人。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元晋的《罗浮山道人》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中,山家的居所随意而简朴,没有固定的界限,反映出隐士们追求自然随性的生活态度。他们从山涧取水,栖息于岩石,远离尘世的纷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仅凭小小二亩土地维持生计,内心满足而自在。

夜晚,诗人被虎啸声惊醒,又在月光下欣赏到黄鹂在绿树间婉转鸣叫,这样的环境既神秘又充满生机。诗人不禁想象,或许这里真的有仙人出没,增添了山居的神秘色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罗浮山道人的隐逸生活及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收录诗词(114)

陈元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莲

春山懒妇忻昼眠,门前女伴邀采莲。

含嚬行过寒烟浦,瞥上兰舟悄无语。

寻花不见花深深,见花不折空愁心。

停桡看花红更腻,却自低头照秋水。

娟娟沙际月一痕,催归几棹菱歌喧。

叶底忽逢花并蒂,折归月下乞郎看。

形式: 古风

峡山

帆落榕根暮,禅扉半尚开。

逢僧如旧识,问我几时来。

潭静鸥眠稳,云深猿叫哀。

篝灯看碑石,今古半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录澹庵新州以所和见示索和

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视轩冕如秋毫。

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

当时盖亦轻馀子,富贵转头真逝水。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

一书乞借尚方剑,搢绅环睨心为寒。

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

低头办了著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

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

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

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

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

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形式: 古风

挽刘金部

忠清家法见闻中,蜀产凋零又到公。

抗伪一门诚节谊,明伦数语最精忠。

郎潜勇退声名重,使传贤劳惠利丰。

时事方艰人物眇,可堪收泪洒悲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