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阻风二首(其二)

天风九万里,直下大江东。

海波十千丈,倒流蓬壶宫。

长鲸翻白屋,挟此远生雄。

鬐鬣蒸云雾,怪怒起蛟龙。

巨鳌惊缩首,恍惚三山帆。

而况扁舟者,绵力欲与冯。

箜篌不堪听,痴杀渡河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震撼与感慨。开篇“天风九万里,直下大江东”,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狂风的威力和江水的浩荡,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海波十千丈,倒流蓬壶宫”进一步渲染了海洋的壮阔与深邃,仿佛连蓬莱仙岛都为之动摇。

“长鲸翻白屋,挟此远生雄”中,“长鲸”作为海洋中的巨兽,翻腾着白色的浪花,展现出其威猛的姿态,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接下来的“鬐鬣蒸云雾,怪怒起蛟龙”则通过鲸鱼和蛟龙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力量感,并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互动与冲突。

“巨鳌惊缩首,恍惚三山帆”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描述了巨鳌在巨鲸的冲击下惊慌失措,以及海上航行的船帆在这样的自然景象面前显得渺小而脆弱。最后,“而况扁舟者,绵力欲与冯”表达了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力量,即使是小小的船只也感到无力抗衡,凸显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箜篌不堪听,痴杀渡河翁”则是情感上的转折,通过箜篌(一种弦乐器)无法承受这番景象的描述,以及渡河老翁的痴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中壮观而又神秘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与无力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铜陵阻风二首(其一)

东风何谑敖,白日不能柔。

阳乌失驻足,庵忽欲西流。

迥车莫可挂,应使六龙羞。

龙羞引蛟泣,浩荡一江忧。

泪涌洪波出,涕涟白沤浮。

倦客敢言事,同兴万古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铜陵阻风二首(其二)

晓风自东发,吹折扶桑樛。

六龙未及载,一叶飘中流。

横江不可受,洪澜为之勾。

赫光淩万顷,淜湃激扁舟。

我欲裹粮上,苦为江伯留。

此物夸然大,匏落无所收。

海若御风至,闻言笑不休。

连呼巨鳌出,戴往天池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望积雪漫怀二首(其一)

昨夜东风嚇,江花浮皓魄。

晨越披衣眺,回飙荡扫辟。

周道不可见,独馀寒山积。

幽涧冽孤清,碧峰澹虚莫。

艳质远尘纷,冰心聊自惜。

岂不向朱门,庭多车马迹。

泥泞滓素贞,驱除难假借。

所以守深藏,独往辞炎赫。

终当随阳春,飞洒玉阶白。

一点下殿衣,明王欣瑞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望积雪漫怀二首(其二)

春山积素姿,飘渺云峰凸。

近攀末繇阶,远望何清冽。

本同雨露需,若与烟霞结。

高处相六寰,凛为不可涅。

回观阛阓中,累累咸销灭。

当其亲华筵,歌舞竞相悦。

无奈炎烟飞,中道成弃诀。

惟兹所托宜,赖以全孤洁。

有似素心人,无取虚名窃。

蝉蜕尘世表,澹荡独关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