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二)雪后寄周十

梦里江南浑不记,祗君幽户难忘。

夜来急雪绕东堂。竹窗松径里,何处问归航。

瓮底新醅应已熟,一尊知与谁尝。

会须雄笔卷苍茫。雪涛声隐户,琼玉照颓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梦得的作品,名为《临江仙·其二·雪后寄周十》。诗中通过对雪后的江南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朋友幽静住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情。

“梦里江南浑不记,祗君幽户难忘。”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在梦中经历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但醒来后却难以留住这些记忆。然而,对于朋友所居之处,即使是幽静的小屋,也是难以忘怀的。这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夜来急雪绕东堂。” 这一句描写了夜晚突然降临的大雪,雪花环绕着东边的厅堂,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

“竹窗松径里,何处问归航。”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通过竹窗看出去的松林小路,询问着归途的问题。这里的“归航”可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也许是在寻找一条通向心灵深处的道路。

“瓮底新醅应已熟,一尊知与谁尝。” 瓮是古代酿酒器具,诗中提到瓮中的新酿造的酒已经熟了,问的是与谁一起品尝这杯酒。这不仅是对美酒的欣赏,也象征着对友情的珍惜。

“会须雄笔卷苍茫。”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用豪迈的笔墨来描绘广阔无垠的天地,体现了一种胸怀壮志的情感。

“雪涛声隐户,琼玉照颓墙。” 雪后的环境又一次被描绘出来,雪花如涛涛作响,声音隐约传来,映照在破旧的墙壁上,如同用琼玉般珍贵的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和美酒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九)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

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

曲阑清浅小池台。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

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

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四)西园右春亭新成

手种千株桃李树,参差半已成阴。

主人何事马骎骎。二年江海路,空负种花心。

试向中间安小槛,此还长要追寻。

却惊摇落动悲吟。春归知早晚,为我变层林。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二)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

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

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敧枕处,万壑看交流。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八)诏芳亭赠坐客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

恨无羯鼓打梁州。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

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