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别所知

触目生归思,那堪路七千。

腊中离此地,马上见明年。

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

自疑双鬓雪,不似到南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触目生归思,那堪路七千"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遥远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长途跋涉的艰辛感受。"腊中离此地,马上见明年"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使人不禁思考时光的匆匆与旅途的孤独。

诗人的感情在"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这两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这里,"郡邑溪山巧"可能指的是故乡的自然风光,而"寒暄日月偏"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推移,这些都加深了诗人的乡愁。

最后两句"自疑双鬓雪,不似到南天"更是对个人境遇的一种反思。"自疑双鬓雪"意味着诗人在外漂泊,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身心变化,而"不似到南天"则可能是在说尽管自己身处南方,但内心的思念却如同北方的严寒一般难以消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无尽眷恋。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哭山友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

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群。

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

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哭友人

病向名场得,终为善误身。

无儿承后嗣,有女托何人。

葬礼难求备,交情好者贫。

惟馀旧文集,一览一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方干

何言寸禄不沾身,身没诗名万古存。

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

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哭刘德仁

贾岛还如此,生前不见春。

岂能诗苦者,便是命羁人。

家事因吟失,时情碍国亲。

多应衔恨骨,千古不为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