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该是多么的惶惶不安。
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
不论是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

注释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遑遑:惊恐不安貌;匆忙貌。
问津:问路。
津:渡口。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悲痛欲绝。
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
漂泊:随水漂流或停泊。
比喻行止无定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不舍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悲凉。"送送多穷路"中“穷”字用得好,既形容道路的曲折,也暗示着人生的艰难和友情的珍贵。而"遑遑独问津"则表现了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开时的孤单与无助。

"悲凉千里道"一句,通过对长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悽断百年身"则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面对分别时内心的痛楚。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两句,更进一步地表明了诗人和朋友之间共同经历的人生旅途,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但都无法逃脱生命中的坎坷与艰难。

最后,“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和一种宿命观。它意味着不管是离别还是相守,都是如同梦境般虚幻不定,因此对待一切都应持有一种平常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送别的情景,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友情的珍贵。

收录诗词(113)

王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字:子安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649或650~676或675年

相关古诗词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易阳早发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郊兴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