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巘

举子竟文赋,风骚委路尘。

吾宗多警句,诗道未无人。

青眼有谁是,白头空镊频。

贾生如再召,为尔指迷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学子们竞相展示文采,才华如同风骚被遗弃在路边。
我们的宗族中警句颇多,诗歌之道还未绝人。
谁能给予我赏识的目光?满头白发只能频繁地拔去灰白。
如果贾谊能再次被召回,我会为你们指引迷失的航程。

注释

举子: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文赋:文章和诗词。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等文学作品。
委:抛弃,丢弃。
吾宗:我们家族,这里指诗人或文学群体。
警句:富有启发性和深意的句子。
诗道:诗歌的道路,指诗歌创作。
未无人:并非无人。
青眼:正视,表示欣赏或重视。
白头:指年老。
空:徒然,白白地。
镊:镊子,这里指拔白头发。
贾生:贾谊,汉代才子,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再召:再次被征召。
迷津:迷失的渡口,比喻困惑或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赠王巘》。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文学创作和传承的自信与期待。

“举子竟文赋,风骚委路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遗产的尊重与继承,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有着深刻的认识。"举子" 指代古代才子佳人的称呼,这里用来赞美友人;"竟文赋" 则是指文学作品;"风骚" 是形容文学风格,特别是指《楚辞》中屈原等人的文学风格;而"委路尘" 则是在说这些伟大的文学遗产已经被尘封。

“吾宗多警句,诗道未无人。” 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自己家族或流派在文学上的成就感到自豪,同时也认为文学的道路还会有人继续走下去。"吾宗" 指的是自己的家族或文学流派;"警句" 是指精彩的话语,即文学作品中的佳句;"诗道" 则是指诗歌的艺术。

“青眼有谁是,白头空镊频。” 这两句则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青眼" 通常用来形容美丽或聪慧,这里可能在比喻朋友;而"白头" 则是指年老,"镊频" 则是在说岁月匆匆,反复无常。

“贾生如再召,为尔指迷津。” 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文学之路的引导。"贾生" 是指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贾谊,他以才华横溢著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如再召" 则是在说如果有机会像贾生一样被召回宫廷;而"为尔指迷津" 是在表达愿意为朋友指引前进的道路,帮助他找到正确的方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自信心,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保持的从容与淡定。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赠礼部宋员外阁老

未还西掖旧词臣,且向南宫作舍人。

休叹贰车如竹苇,须知百日掌丝纶。

锦窠官重真殊拜,玉笋班清祇一身。

堪笑白头王小谏,握兰犹未得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吕通秘丞

闻君公事苦喧卑,红粟堆边独敛眉。

已入朝行翻掌庾,未如畿尉且吟诗。

堰头笑傲同张祜,市里优游比路随。

唯有才名藏不得,山阳留滞肯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朱严

未得科名鬓已衰,年年憔悴在京师。

妻装秋卷停灯坐,儿趁朝餐乞米炊。

尚对交朋赊酒饮,遍看卿相借驴骑。

谁怜所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省钦

旧隐何年别翠微,瀑泉声入锁禅扉。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灯照夜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