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省钦

旧隐何年别翠微,瀑泉声入锁禅扉。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灯照夜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多年前离开那青翠山峦,瀑布泉声回荡在禅门之内。
曾在宫中书写过八分书法,皇帝特赐我僧袍以示恩宠。
夜晚的灯光下,寒霜后的庵堂更显清冷,秋天的菌菇在雨中显得肥美。
最终我将回归五老峰,乘一叶孤舟,持一锡杖,渡过长江离去。

注释

旧隐:过去的隐居地。
翠微:青翠的山色。
瀑泉声:瀑布的流水声。
禅扉:禅房的门。
八分字: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
三事衣:指僧侣的法衣。
夜庵:夜晚的庵堂。
霜后冷:寒冷的霜后。
秋菌:秋季的蘑菇。
五老峰:著名的山峰。
杯渡:泛舟渡江。
一锡飞:持锡杖离去,形象描绘僧人出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归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和佛法的向往。开篇“旧隐何年别翠微”表达了久别林泉的隐居生活,而“瀑泉声入锁禅扉”则是对远离尘世、专注修行境界的描写,水声渗透禅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嚣的氛围。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在皇帝面前的才华和荣耀,以及由此获得的特别恩赐。这里所谓“八分字”,是指书法作品,而“三事衣”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特殊的赏赐。

接下来的“灯照夜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的修行生活,以及对自然之物(如秋天的蘑菇)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这里的“霜后冷”与“雨中肥”都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

最后,“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则表达了诗人最终回归自然、追求灵山胜地的决心。这里的“五老峰”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而“杯渡长江一锡飞”则象征着超凡脱俗,轻舟直上天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佛法之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荣华的淡然。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赠郝处士

尽见闲人话息机,唯君的个厌轻肥。

盘中药菜真僧舍,箧里烟霞旧道衣。

江渚鸥鹇情已狎,洛阳樱笋梦应稀。

县斋喜与书斋近,公暇何妨扣竹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朗上人

净剃霜髭展旧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闲销七十春。

僻寺藓深人少到,故山云好梦归频。

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浚仪朱学士

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

西垣久望神仙侣,北部休誇父母官。

雨屐送僧莎径滑,夜棋留客竹斋寒。

何时儤直来相伴,三入承明兴渐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商洛庞主簿

织女溪前贫主簿,仙娥峰下旧词臣。

久栖枳棘方思替,谩带貂蝉不是真。

六里青山云簇簇,一条丹水石嶙嶙。

秋来魂梦应相似,同是帝城东畔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