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君公事苦喧卑,红粟堆边独敛眉。
已入朝行翻掌庾,未如畿尉且吟诗。
堰头笑傲同张祜,市里优游比路随。
唯有才名藏不得,山阳留滞肯多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开篇"闻君公事苦喧卑,红粟堆边独敛眉"表明诗中的人物在处理繁琐的公务时感到劳累和低沉,他独自一人在红色的米粟堆旁边皱着眉头,显示了他内心的忧虑和压力。紧接着"已入朝行翻掌庾,未如畿尉且吟诗"则透露出他虽然已经步入仕途,但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地位,因此在闲暇时光仍然喜欢吟诵诗歌,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中间两句"堰头笑傲同张祜,市里优游比路随"描绘了他与朋友在堤上欢笑,同样也像历史上的张祚一样逍遥自得,在市场中从容地漫步,就像随着道路的延伸而行。这些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末尾"唯有才名藏不得,山阳留滞肯多时"则表达了尽管他希望隐藏自己的才能,但这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的才华如同明灯,难以掩盖。最后一句则是说他愿意在山阳城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这里"山阳"有可能是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能是泛指偏远或幽静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他身处官场,承受着公务的重压;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由自在,追求个人的情感寄托。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未得科名鬓已衰,年年憔悴在京师。
妻装秋卷停灯坐,儿趁朝餐乞米炊。
尚对交朋赊酒饮,遍看卿相借驴骑。
谁怜所好还同我,韩柳文章李杜诗。
旧隐何年别翠微,瀑泉声入锁禅扉。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灯照夜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
尽见闲人话息机,唯君的个厌轻肥。
盘中药菜真僧舍,箧里烟霞旧道衣。
江渚鸥鹇情已狎,洛阳樱笋梦应稀。
县斋喜与书斋近,公暇何妨扣竹扉。
净剃霜髭展旧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闲销七十春。
僻寺藓深人少到,故山云好梦归频。
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