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献蜀皇帝

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全蜀勿尘埃。

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

奈菀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

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河北江东处处遭受灾害,只有四川没有战乱尘埃。
我带着一瓶一钵慢慢变老,历经千山万水才来到这里。
这隐居之处风景优美,但我愧对以巴歈歌谣为贡品的才子。
作为一个惭愧的老者,我也能有幸登上像郭隗台这样的名胜。

注释

灾:灾难。
全蜀:整个四川。
一瓶一钵:形容携带简单,生活简朴。
幽栖:隐居。
巴歈:古代巴蜀地区的歌曲。
陈贡:进献的礼物。
林薮:森林草泽,比喻隐居之地。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
郭隗台:历史上的名台,比喻贤士受礼遇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河北江东遭受灾难的担忧,同时又羡慕四川地区安稳无恙。通过“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可见诗人对于蜀地自然美景和物资丰富有着深刻的印象。

“奈菀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之意。这里的“奈菀幽栖”指的是蜀地美好的山水,“巴歈陈贡”则是说到四川的物产贡品,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匹配这些美景和丰富的贡品。

最后两句“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林薮、龙钟的仰慕,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能够登上郭隗台(即蜀地的宫殿)而感到自豪。这里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复杂性,既有对自身才华的不自信,也有对于得以亲近王权中心的喜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波折,也通过对比河北与蜀地的情况,反映出唐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到蜀与郑中丞相遇

深隐犹为未死灰,远寻知己遇三台。

如何麋鹿群中出,又见鹓鸾天上来。

剑阁霞黏残雪在,锦江香甚百花开。

谩期王谢来相访,不是支公出世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韦相公话婺州陈事

昔事堪惆怅,谈玄爱白牛。

千场花下醉,一片梦中游。

耕避初平石,烧残沈约楼。

无因更重到,且副济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李判官见新榜为兄下第

失意荆枝滴泪频,陟冈何翅不知春。

心中岐路平如砥,天上文章妙入神。

休说宋风回鹢首,即看雷火燎龙鳞。

从兹相次红霞里,留取方书与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竹根珓子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