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人小桃源韵

二初何如人,夫岂古隐士。

道成溯泬寥,羊卧不再起。

鸾鹤舞松声,萧骚快心耳。

金灶清尘生,馀丹不轻委。

我来桃源游,直穷路所止。

飞萝摇春烟,素雪喷清泚。

了无一根桃,此名安可纪。

岂是牧羊儿,即刘阮二子。

不然命名者,亦别有深旨。

何时架草堂,深入此山里。

翛然逃世虑,鍊魄继遐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他最初是个怎样的人呢,难道真是古代的隐士?
他的道路通向深远的寂静,像羊一样躺下不再起身。
鸾鸟和仙鹤在松林中起舞,松涛声清脆悦耳。
金色的炉灶上积满了尘埃,剩下的丹药他不会轻易放弃。
我来到桃花源游览,直到路的尽头。
藤萝在春天的烟雾中摇曳,洁白的雪花洒落清澈。
这里一棵桃树也没有,这个名字又怎能记录?
他难道是牧羊人,或者是刘阮二人的后代?
如果不是,给这个地方命名的人,必定有更深的寓意。
何时能搭建一座草屋,深入这座山中。
我将自由地逃离世俗忧虑,修炼灵魂以追求遥远的道路。

注释

初:最初。
何如:像什么样子。
古隐士:古代的隐居者。
溯:逆流而上。
羊卧:像羊一样躺下。
金灶:指炼丹的炉灶。
馀丹:剩余的丹药。
桃源:虚构的和平宁静之地。
飞萝:藤萝。
素雪:白色的雪花。
牧羊儿:指隐居者。
刘阮:传说中的桃花源人物。
命名者:给这个地方命名的人。
草堂:简陋的草屋。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世虑:世俗的忧虑。
鍊魄:修炼灵魂。
遐轨:遥远的道路或理想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柏所作,名为《和前人小桃源韵》。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清新,通过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首先借古代隐士之名,抒发自己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和逃离尘世的愿望。"道成溯泬寥"一句,通过形容道路的荒凉,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远态度。接着,"羊卧不再起"则隐喻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静谧生活的追求。

在下一节中,"鸾鹤舞松声,萧骚快心耳"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其中"鸾鹤"乃神鸟之名,"舞松声"则是超凡脱俗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金灶清尘生"和"馀丹不轻委"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意境。

紧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游历桃源的情景。"我来桃源游,直穷路所止"表达了诗人的探寻和向往,而"飞萝摇春烟,素雪喷清泚"则是对桃源美景的描绘,其中"飞萝"可能指的是花开满径之景象,整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美好绝伦的意境。

最后一节中,"了无一根桃,此名安可纪"表达了诗人对于桃源这一理想之地的怀念和对其命名的好奇。"岂是牧羊儿,即刘阮二子"则是在询问这个地方是否与古代隐士有关,而"不然命名者,亦别有深旨"表达了诗人认为这里必有更深的寓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宽居见怀韵(其一)

北望戏马台,荆榛满中路。

英气一何多,怀古渺难溯。

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

累累楚猴冠,异哉天所赋。

岂无济川才,淹留秋又莫。

清风从何来,洒洒定吾故。

赠我金琅玕,凿落双鱼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和曹盘斋积雨韵

无端淫雨挟愁来,极目丹乌安在哉。

云雨未阑痴不去,天容何事苦难开。

依红宿蝶沾新粉,点绿行蜗篆老苔。

惊喜盘斋横槊句,此心暂作复然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敬岩韵迓其归

生涯鱼上竿,世事鼠入角。

民膏既煎熬,民髓复椎剥。

上下急交征,绝口政与学。

孔明痛桓灵,厥德修罔觉。

自古辱与疏,其机在一数。

归来有嘉士,尚可理商榷。

驾言一寸胶,救彼千丈浊。

精义有入神,端可鼻端斲。

赵孟自贵贱,玉女皆天渥。

如彼角斯磋,如彼玉斯琢。

不患公不浅,所患志不恪。

秋阳日以暴,江汉日以濯。

真积而力久,自见所立卓。

庭前梅粲粲,梅下石确确。

云飞川泳间,俯仰自不恶。

独立万物表,谁能伍龊龊。

雨露懋萧艾,霜风妒荃药。

天意孰云远,鉴此归意确。

寄言顺应人,大公一以廓。

形式: 古风

和遁泽武夷石乳吟

遁翁声价为时重,几年勤学方繇统。

丽泽门人已寂寥,衣冠奕奕皆遗种。

当日诗编谁尚存,逊斋今幸传闻孙。

平生工作风刺体,近来琢句如春温。

灵芽来自幔亭里,贮以纱囊红与紫。

一掬枪旗分雅供,七碗卢仝为惊起。

赑屃古鼎亲烹尝,清风习习生诗肠。

云根不受尘土污,舌本岂带台阁芗。

学海茫茫了无际,一觉回头有馀地。

世味醲鲜多螫毒,无味之中要精哜。

燕閒消息已潜通,满阁遗书须细穷。

淡而不厌真隽永,不在松风蟹眼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