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时世妆.儆戎也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当时的妆容,当时的风尚,源自城中迅速流传至四方。
不论远近,人们都追求这种妆容,脸颊不用胭脂,脸上也不施粉黛。
口脂涂得像泥土一般黑,眉毛描成八字低垂。
美丽丑陋都失去了本来面目,妆成后仿佛都在哭泣。
发型如圆环无鬓角,红色斜抹如同赭石颜料。
以前听说有人在伊川披头散发,辛有看见就知道有敌兵入侵。
元和年间的妆容你要记住,这样的髻堆面赭不是华夏的风俗。

注释

时世妆:当时的流行妆容。
腮不施朱:脸颊不涂红色胭脂。
乌膏注唇:用黑色口脂涂抹嘴唇。
妍媸黑白失本态:美丑都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堆髻样:头发盘成高耸的发髻形状。
赭面状:面部涂成赭石般的红色。
昔闻被发伊川中:从前听说有人在伊川披头散发,暗指战乱。
辛有见之知有戎:辛有,古代贤人,看到披发知道有战事发生。
元和妆梳:元和年间(唐代)的妆容和发型。
髻堆面赭非华风:这种发型和面色红润的妆容不是中原的传统风格。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时世妆》。诗中的“时世妆”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方式,诗人通过对这种妆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度装饰和失去自然本真的批评态度。

首先,“出自城中传四方”表明这种妆容从都市中心扩散到了各个地方,成为一种普遍的时尚。然而,这种流行并没有因距离远近而有所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美貌标准的一致追求。

“腮不施朱面无粉”和“乌膏注唇唇似泥”则具体描绘了这种妆容的特点:脸颊不需要涂抹红色,面部也不需撒上粉末,因为已经被厚重的化妆物质所覆盖。嘴唇被染得像泥一样黑,这种过度装饰使得原本的面貌变得扭曲。

“双眉画作八字低”则是对这种妆容中眉形特点的描写,可能是在模仿某种理想中的美丽标准,但实际上却显得不自然。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过度装饰所造成的面貌扭曲和情感表达上的失真。即便是化妆成型,也只能让人感到其中蕴藏着一种悲哀。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则是在描述这种妆容下头饰和脸色的特点。可能是由于装饰过多,以至于原本的发型和面色都被遮盖了。

最后,“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和“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则是诗人表达对过去某种自然美的怀念,以及对于这种过度装饰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点的批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世流行妆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审美标准、女性形象以及文化风俗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李夫人.鉴嬖惑也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鍊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髣髴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杏为梁.刺居处僭也

杏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乾,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开府之堂将军宅,造未成时头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

穷奢极丽越规模,付子传孙令保守。

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

君不见魏家宅,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

俭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墙围大屋。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乡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莫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乡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