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乡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莫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乡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牡丹盛开,花香四溢,黄金般的花蕊绽放在红宝石般的花瓣之中。
千片红艳的花瓣像灿烂的朝霞,百枝花朵像明亮的灯火。
它初绽时如同锦绣的绸缎,风中却不结香气浓郁的兰花袋。
仙人的白色花树也显得苍白,王母的桃花也显得不够芬芳。
夜晚的露水轻轻滋润着紫色的花朵,朝阳照射下发出红光。
红色和紫色交织深浅,花瓣前后翻飞,形态各异。
花朵掩映在叶子间,仿佛害羞的面庞,倒伏的花丛中仿佛含着醉意。
低垂的花朵似乎在掩口微笑,深思的人儿像是心如刀绞。
花朵的丰姿和色彩确实奇异绝伦,与其他花卉相比无可匹敌。
石竹、金钱花显得细碎,芙蓉、芍药也显得普通。
因此王公贵族和乡绅,每日都驾车带着冠盖来看花。
公主乘坐的低矮车辆,豪家子弟骑着香马穿着细布衫。
卫公的宅院静静关闭东院,西明寺的北廊深处花儿开放。
蝴蝶双舞看着人们,残莺一声春日漫长。
共同担忧阳光会使花儿凋谢,于是张起帷幕为花朵遮阴。
花开花落只有二十天,全城的人都为之疯狂。
从三代以来,人们重视华丽而忽视实质,对花朵的热爱超过了对实际的关心。
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牡丹盛开,这不是一时的现象。
元和天子忧虑农事,他的仁德感动了上天降下吉祥。
去年稻谷生出九穗,田野却寂静无人问津。
今年麦子分叉成两枝,君王心中欣喜却无人知晓。
无人知晓,这令人叹息。
我希望暂时借取自然之力,减少牡丹的妖艳色彩。
让人们对花朵的喜爱之心稍作转变,如同君王关心农事一样。

注释

牡丹:诗中的主题,一种名贵的花卉。
黄金蕊:形容牡丹花蕊的颜色如黄金般璀璨。
赤英:指牡丹的红色花瓣。
绛点:指深红色的斑点或线条。
锦绣段:形容牡丹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如同锦绣的布料。
兰麝囊:古代用兰花和麝香制成的香囊,此处形容牡丹花的香气。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此处用来对比牡丹。
石竹:一种常见的草本花卉。
金钱:可能指金钱花,一种形状像铜钱的花卉。
芙蓉:荷花的别称,此处指另一种花卉。
芍药:一种与牡丹类似的花卉。
王公:贵族或高级官员。
游花冠盖:指观赏花的人们,冠盖指他们的服饰和车马。
香衫细马:形容贵族子弟的服饰和坐骑。
卫公:可能是唐代的一位官员或贵族,此处指他的府邸。
西明寺:可能是唐代的一座寺庙。
嘉禾:丰收的稻谷。
九穗:象征吉祥的稻谷,通常稻谷只有一穗。
瑞麦:象征吉祥的麦子,分两岐表示丰收。
造化力:大自然的力量。
稼穑:种植庄稼,泛指农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担忧。诗中以牡丹为主体,展现其盛开时的壮丽景象,但也寓意于过度的华丽可能掩盖了真正的价值。

"黄金蕊绽红玉房"一句,将牡丹比作贵族之家,不仅形容其珍贵,更强调了花朵的美丽。接着,"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细致地描绘了牡丹的盛开景象,其数量之多、色彩之艳,宛如天上的星辰。

然而,在赞美牡丹的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担忧。例如"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一句,暗示了过度强调外在华丽可能忽略了内在的品质和价值。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表达了牡丹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其色彩之丰富与自然界相呼应。"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姿态和颜色的层次。

诗中还通过对人物的描述,如"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来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对于花卉的过分追求。相比之下,"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则表达了皇帝对于农业与民生的关怀。

最后,诗人通过"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一句,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减少这种过度的华丽,因为它可能掩盖了更为重要的事物。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卖炭翁.苦官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馀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官牛.讽执政也

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

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阴下铺沙堤。

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

右丞相,马蹄蹋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

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昆明春.思王泽之广被也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瀁,波沈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沈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

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

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