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处默上人

凄凉穗幕下,香吐一灯分。

斗老输寒桧,留闲与白云。

挈盂曾几度,传衲不教焚。

泣罢重回首,暮山钟半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凄清的帷幕之下,一盏灯散发出香气。
与老松争斗岁月,却输给寒冷的桧木,只能留给悠闲和白云作伴。
提着水盂不知有多少次,传递僧衣也不让它被焚烧。
哭过之后再次回首,只听到半山腰的钟声悠扬。

注释

凄凉:形容环境冷清、悲凉。
穗幕:帷幕,指室内悬挂的布帘。
香吐:散发出香气。
斗老:与岁月抗争。
输寒桧:输给寒冷的桧木,暗示岁月无情。
留闲:留下空闲时光。
白云:象征超脱尘世。
挈盂:提着水盂。
传衲:传递僧衣。
焚:焚烧。
泣:哭泣。
回首:回头。
暮山:傍晚的山峦。
钟半闻:只听到半山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孤寂的生活场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点燃一盏灯火,仿佛与那淡淡的香气相伴。通过“斗老输寒桧”可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寒冷和孤独,同时又透露出对自然界的留恋,如同留下闲暇去陪伴着白云。"挈盂曾几度"表明诗人在这个环境中已经度过不止一次的时光,"传衲不教焚"则暗示了某种承传与守护的意味,但又带有一丝无奈和悲凉。

最后两句“泣罢重回首,暮山钟半闻”展现了诗人在哭泣之后,再次回头凝视远处。暮色中隐约传来的钟声,只能听见一半,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和无尽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哲理的情境,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悲凉和对自然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5)

裴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即事

僻居门巷静,竟日坐阶墀。

鹊喜虽传信,蛩吟不见诗。

笋抽通旧竹,梅落立闲枝。

此际无尘挠,僧来称所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旅中作

妄动远抛山,其如馁与寒。

投人言去易,开口说贫难。

泽国云千片,湘江竹一竿。

时明未忍别,犹待计穷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旅次衡阳

欲往几经年,今来意豁然。

江风长借客,岳雨不因天。

戏鹭飞轻雪,惊鸿叫乱烟。

晚秋红藕里,十宿寄渔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旅行闻寇

动步忧多事,将行问四邻。

深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

豪富田园废,疲羸屋舍新。

自惭为旅客,无计避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