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鸾公自蜀归

禁院对生台,寻师到绿槐。

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

埽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禁院相对着生台,我来寻找老师在绿槐树下。
寺庙高耸,连猴子都能看到僧人讲经,钟声响起,鸟儿也懂得斋戒的时刻。
清扫石头时,月亮映在扫帚上,泉水过滤后,花瓣洒满了筛子。
归途中恰逢圣洁的节日,我缓步走上象征帝王的台阶,吟诗作赋。

注释

禁院:皇宫或庙宇中的封闭庭院。
生台:可能指供奉神明或学习的平台。
绿槐:绿色的槐树,一种常见的树木。
寺高:寺庙高大。
猿看讲:猴子在旁观看僧人讲经。
钟动:钟声响起。
鸟知斋:鸟儿感知到僧人的斋戒时间。
埽石:清扫石头。
月盈帚:满月倒映在扫帚上。
滤泉:过滤泉水。
花满筛:泉水中漂浮着花瓣。
归来:返回。
圣节:神圣的节日。
吟步:边走边吟诵。
尧阶:古代皇帝的台阶,象征尊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自然中寻师问道的场景,充满了对佛法和禅修的向往与追求。

"禁院对生台,寻师到绿槐。" 开篇即描写僧人离开闭关静修的院落,对岸有生长着苍翠竹林的高台,他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师父或是佛法上的指导者,一路上直至郁郁葱葱的绿槐树下。

"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 猿猴也能聆听佛经的教诲,这里象征着寺庙的庄严和佛法的神圣,而鸣响的钟声则是召唤众生归于正道的信号,连鸟儿都知道到了斋戒的时间。

"埽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石阶在月光下如同洒水般清洁,每个孔隙中都充满了夜晚的宁静,而山间清泉过滤,花瓣随流水飘落,在筛网上堆积成一片片。

"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 僧人在返回寺庙的路上恰逢佛诞或其他佛教重大节日,他缓缓登上古老的台阶,每一步都沉浸在对佛法的思考与赞美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侣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融合。同时,诗中的意境也透露出一股超然物外、出尘脱俗的禅意。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智新上人话旧

蟋蟀灯前话旧游,师经几夏我经秋。

金陵市合月光里,甘露门开峰朵头。

晴眺远帆飞入海,夜禅阴火吐当楼。

相看未得东归去,满壁寒涛泻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

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

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

粟穗乾灯焰,苔根浊水泉。

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登楼

川上值楼开,寒山四面来。

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

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

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

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

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海腥。

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