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

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

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海腥。

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士返回隐居之地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

“旧山归隐浪摇青”,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一位老僧回到久违的山中,四周被绿色的波光所包围。这里的“旧山”不仅指物理上的返回,更有心灵上的回归之意。

接着,“绿鬓山童一帙经”,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其中“绿鬓”形容山林浓郁,"山童"则是一种仙境中的存在,它们在这里诵读着某种神秘的经书,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了一丝超凡脱俗的追求。

“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想象。在这里,诗人的作品像是一种法术般吸引着动物和灵异之物,它们都来观看这位诗人如何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同时,“药煎金鼎”显示了诗人不仅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也关注身体上的健康与养生。

“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海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诗人在山洞之中听到了来自仙界的语言,而当他乘坐小舟静止时,却能听到远方海洋的气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融合,以及他对于超越凡尘、达到精神境界的渴望。

最后,“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则是对即将离开这一切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似乎在告别这片山水,也许是在告别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精神追求。在这里,“吾君”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或是某位帝王,而“南望漫劳形”,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中繁重劳役的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理想化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

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

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

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

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

贺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鄠郊山舍题赵处士林亭

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

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

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

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