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对月寄僧特

忆见特公赏秋处,凉溪看月清光寒。

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处共团圆。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回忆起在那欣赏秋天的地方,凉溪边观赏清冷的月光。
今夜,深深的溪流再次倒映着月色,不知特公此刻在哪,能与谁共享这团圆时光。

注释

特公: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尊称,具体人物未详。
赏秋处:指赏秋的地点,可能有美丽的景色。
凉溪:清凉的小溪,可能暗示环境幽静。
清光寒:形容月光清冷,给人以寒意。
今夕:今晚,表示时间。
深溪:深邃的溪流。
相映:互相照映,指月光与溪水的反射。
共团圆:共享团聚的时刻,可能暗含对亲朋好友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秋夜对月寄僧特》。诗中的意境十分清幽,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忆见特公赏秋处,凉溪看月清光寒。” 这两句回忆了与特公共同赏析秋景的情景,特公是当时的一位僧人。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份难忘经历的怀念。诗中的“凉溪看月”构建出一个静谧、清冷的夜晚场景,而“清光寒”则更深化了这一氛围,给人一种秋风送爽、月色如洗的感觉。

“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处共团圆。” 这两句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沉。诗人在夜晚再次面对同一片月光时,心中涌现出对特公的思念。这里的“深溪”强化了时间和空间的幽静,而“又相映”则让人感到一种命运的轮回和宿缘的重叠。“特公何处共团圆”表达的是诗人希望与特公能够再次团聚,共同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溯,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

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

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

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

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

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

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思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

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

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

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

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形式: 古风

秋思三首(其一)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

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

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

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

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思三首(其二)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