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七)

理性本来长自在。灵通昭彻光无碍。

因被无明风恼害。真如海。等闲吹动波千派。

五蕴山头云叆叇。遮藏心月无光彩。

六贼会须知悔改。除贪爱。刹那跳出娑婆界。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可旻的《渔家傲·其七》。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表达了对精神自由和内心觉醒的向往。

"理性本来长自在。灵通昭彻光无碍。" 这两句开篇便揭示了作者对于本体清明、不受外界干扰的追求,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因被无明风恼害。真如海。等闲吹动波千派。" 无明指的是对真理的不知和迷惑,诗人借此表达了世间纷扰如何影响人的心灵,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

"五蕴山头云叆叇。遮藏心月无光彩。" 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这里比喻为障碍真心的山头,云雾缭绕,意味着这些世间的感官和认知往往遮蔽了本来的明净之心。

"六贼会须知悔改。除贪爱。刹那跳出娑婆界。" 六贼通常指的是六个外部的诱惑或烦恼,诗人强调要认识到这些烦恼的危害并进行改正,抛弃贪婪和爱欲,从而能够瞬间超脱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精神解放的渴望,以及通过内在修行来达到这种状态的决心。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一种追求本真、超越尘世的高远境界。

收录诗词(20)

可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其一)

人世罪冤知底数。前程不是无冥府。

争似静焚香一炷。无行住。声声称念弥陀父。

罪业尽消生有处。弥陀愿力堪凭据。

十念一心存旦暮。西方路。功成足步红莲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十七)

一点神魂初托魄。青莲华里琉璃宅。

毫相法音非间隔。虽明白。到头不似金台客。

九品高低随报获。或经劫数华方拆。

若是我生心性窄。应煎迫。未开须把莲华擘。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二)

我佛莲华随步踏。黄金妙相青螺发。

因地曾将洪誓发。四十八。众生尽度成菩萨。

宫殿红香华影合。宝阶三道琉璃阔。

水鸟树林皆念法。声嘈囋。空中零乱天华撒。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十六)

三十六般包一袋。脓囊臭秽犹贪爱。

恰似蜣螂推粪块。无停待。朝朝只在尘中。

若解坚心生重悔。宁拘恶逆并魁脍。

一念能消千劫罪。生华内。满身璎珞鸣珂佩。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