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三)和槐城见寿

成佛生天,自是两途,任祖生先。

看二三大老,依稀吾榜,几多新进,少小齐年。

紫陌相逢,青山独往,倚杖鹤鸣听布泉。

百年里,但儿时难得,老后依然。吾牛已不耕田。

更雨滑泥深自在鞭。

叹十年波浪,悠悠何补,三生石上,种种无缘。

白发来呵,朱颜去也,一曲狂歌落酒边。

谁似我,似官奴出籍,散圣安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沁园春·其三》。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个人的淡泊明志和超脱红尘的情怀。

“成佛生天,自是两途,任祖生先。” 这几句开篇便设定了哲理的基调,佛教中成佛与道教中的升仙是两种达到精神境界的不同路径,而“任祖生先”则显示了一种顺其自然、听从命运的态度。

“看二三大老,依稀吾榜,几多新进,少小齐年。” 这里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长者和自己的经历,对比过去与现在,感慨时光易逝,世事难以预料。

“紫陌相逢,青山独往,倚杖鹤鸣听布泉。” 紫陌指的是皇家的道路,这里用来形容诗人与别人的偶然相遇,而自己却选择了隐逸于深山的生活,倚靠着手杖,聆听着鹤鸣和泉水的声音,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百年里,但儿时难得,老后依然。” 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百年中,童年的纯真与老年的平淡是难以得到的珍贵时光。

“吾牛已不耕田。更雨滑泥深自在鞭。” 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牛不再耕种田地来比喻自己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羁绊,更说明了即使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如雨后的泥泞),内心却能保持自在。

“叹十年波浪,悠悠何补,三生石上,种种无缘。” 这几句表达了对过去十年的回顾,没有什么可以弥补的遗憾,而“三生石上,种种无缘”则是佛教中三世因果观念的体现,指出在长久的岁月中,种种因缘皆成过眼云烟。

“白发来呵,朱颜去也,一曲狂歌落酒边。” 这里诗人感叹白发渐至,青春易逝,通过一曲狂歌和饮酒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谁似我,似官奴出籍,散圣安禅。” 最后这句则是对自己独特生活状态的自嘲与肯定,既有对世俗束缚的逃脱,也有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七)

笑贡生狂,日日弹冠,西望王阳。

待泥封屡下,蒲轮不至,卖琅琊产,办舍人装。

厚禄故人,黄金有术,何不分伊肘后方。

他年老,三千里外,八十思乡。何如吾寿华堂。

在丞相东山旧第旁。

任王人亲至,不妨高枕,吾州盛事,更短邻墙。

我学希夷,邀公共坐,游戏壶中日月长。

山僧道,成仙未晚,救火须忙。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再和槐城自寿韵

刘子生时,当月下弦,输大半轮。

记孤馆望云,朝饥讽午,寒炉拥雪,岁晚盘辛。

比似先生,两壬相望,岂止参差一二旬。

明年好,算乞浆得酒,酉胜如申。吾辰。定是雌辰。

听穷鬼揶揄数得真。

但鹤唳华亭,贵何似贱,珠沈金谷,富不如贫。

明月清风,晴春暖日,出入千重云水身。

吾老矣,叹臣之少也,已不如人。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四)闻歌

十八年间,黄公垆下,崔九堂前。

叹人生何似,飘花陌上,妾身难托,卖镜桥边。

隔幔云深,绕梁声彻,不负杨枝旧日传。

主人好,但留髡一石,空恼彭宣。不因浩叹明年。

也不为青衫怆四筵。

念故人何在,旧游如梦,清风明月,野草荒田。

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

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和槐城自寿

六十一翁,垂银带鱼,插四角轮。

把百个今朝,重排花甲,十年前事,似臼齑辛。

骰选功名,酒中富贵,管取当筵满劝旬。

槐知道,待二郎做甚,父子封申。便应际会昌辰。

怕林下相逢未是真。

看焚芰裂荷,起钟山笑,卖田僦马,堕贡生贫。

后六十年,有无穷事,是宰官身是报身。

年来好,莫做他宰相,便是全人。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