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三)槛外观鱼

濠上游观乐,游鱼乐何如。

游人亦鱼类,其乐雅相于。

三潭澄秋水,掩映有菰蒲。

朝暾露城郭,波红一角铺。

炎凉到水国,鳞族为之趋。

凭栏忘归去,须知我非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诗人与友人在西湖泛舟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上之景和人鱼共乐的和谐画面。

首句“濠上游观乐”,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出游的愉悦心情。接着,“游鱼乐何如”一句,将目光转向湖中,以游鱼的快乐反衬出游人的欢愉,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游人亦鱼类,其乐雅相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游人比作鱼类,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彼此间的和谐共处。这种超越物种界限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三潭澄秋水,掩映有菰蒲”描绘了西湖的美景,秋水清澈见底,三座石塔倒映其中,周围绿意盎然的菰蒲与之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朝暾露城郭,波红一角铺”则进一步展现了日落时分的西湖景色,朝阳初升,露珠在城郭上闪烁,湖面波光粼粼,一片红色铺展,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炎凉到水国,鳞族为之趋”一句,巧妙地将季节的变化与水中的生物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万物随季节更替而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凭栏忘归去,须知我非鱼”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之中,流连忘返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哲学思考——即使身在人间,心却仿佛已融入自然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秋日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超脱物外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四)寺前放蝠

非虫亦非鸟,蝙蝠状独奇。

又有可奇者,孤眠寺榻西。

谈笑群客至,若不与闻知。

岂病身小弱,我为袖携归。

昏黄出山外,超然忽高飞。

飞鸣出意外,此类犹知时。

形式: 古风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五)岳坟醉酒

酌酒坐茅檐,檐短酒气吐。

高树蔽目前,全湖茫无睹。

结邻野人家,听我谈肺腑。

肺腑无可陈,岳坟一抔土。

洒酒不尽欢,拔剑思张弩。

铁人知不知,墓门寒千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六)空谷传声

里湖夹两山,地势倍周匝。

左有放鹤亭,右有宝俶塔。

吟啸出其间,高岸为之答。

醉叱使退归,我亦素娴习。

无乃孤山孤,生性未能合。

樵歌起山头,竟不暇应接。

形式: 古风

臈月将由杭之湖州次韵答载之(其一)

不尽分离意,今宵付与多。

围炉成雅会,对酒发高歌。

苕水平如练,明湖净不波。

移舟当雪霁,皓月照藤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