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二)过金桂轩坟园

□□晴树。寒食无风雨。记得当时游冶处。

桂底一身香露。神仙只在蓬莱。不知白鹤飞来。

乘兴飘然归去,瞋人踏破青苔。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回忆。"□□晴树"一句,通过对树木繁茂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温暖的氛围。"寒食无风雨"则表明天气清凉,但并无风雨之扰,增添了一份平和与安逸。

"记得当时游冶处"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经历的怀念,而"桂底一身香露"则将这种回忆中的愉悦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桂花之香,常象征着高洁和清新,这里通过“香露”来形容诗人当时的所感,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了对往昔生活的一种留恋。

"神仙只在蓬莱"一句,则引入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间仙境——蓬莱,通过这种超现实的元素,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世界的情怀。"不知白鹤飞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脱离凡尘、接近神仙境界的意象。

最后两句"乘兴飘然归去,瞋人踏破青苔"表达了诗人的自由自在和对世俗纷扰的不满。"乘兴飘然归去"中,“乘兴”意味着随着内心的情感流动,而“飘然”则形容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而"瞋人踏破青苔"则显示了对那些不懂得珍惜自然之美、只会破坏它的人的不满和批判。这里的"瞋"字用法,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情绪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三)题平沙落雁图

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

一片潇湘古意。扁舟记得幽寻。相寻只在□□。

莫趁春风飞去,玉关夜雪犹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题墨仙双清图

丹丘瑶草。不许秋风扫。记得对花曾被恼。

犹似前时春好。湘皋闲立双清。相看波冷无声。

独说长生未老,不知老却梅兄。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为伯寿题四花牡丹

百花开后。一朵疑堆绣。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脂痕淡约蜂黄。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别苗仲通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

落叶与愁俱碎。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

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