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松

翠色凛空庭,披衣独绕行。

取从山顶崄,栽得道心生。

未弱幽泉韵,焉论别木声。

霜天残月在,转影入池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青翠的色彩充满整个庭院,我独自披着衣服漫步其中。
我从山顶艰难地取来树种,种植下来,借此培养出内心的道义。
这株树并未减弱幽深泉水的旋律,又怎能忽视其他树木的声音。
在霜降的夜晚,残月依然挂在天空,它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池塘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栽种松树的静谧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翠色凛空庭”一句,以“翠色”形容松树的颜色,既表现了松树郁郁葱葱,又透露出一丝寒冷之感。"披衣独绕行"则是诗人在这片翠绿中漫步,无拘无束,显得异常孤独和自在。

“取从山顶崄”与“栽得道心生”两句,诗人选择了高处的松树,似乎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未弱幽泉韵"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松树生命力之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焉论别木声”则是诗人在暗示,即使是其他树木的声响,也无法与松树相提并论。"霜天残月在"一句,通过对夜晚寒冷天气和月亮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寂肃穆的氛围。

最后,“转影入池清”一句,则是诗人观察到松树的倒影投射到了清澈的水面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叹,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表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栽培松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定,以及他对于生命力量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通济里居酬庐肇见寻不遇

衡门掩绿苔,树下绝尘埃。

偶赴高僧约,旋知长者来。

云山堪眺望,车马必裴回。

问以何为待,惭无酒一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逢吕上山人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

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

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韦津山居

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

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

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

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宣义池亭

暮色绕柯亭,南山幽竹青。

夜深斜舫月,风定一池星。

岛屿无人迹,菰蒲有鹤翎。

此中足吟眺,何用泛沧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