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

枢府当年日赞襄,隐然一柱在明堂。

亲逢英主开前席,力与皇家正旧章。

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

龚黄政事追千载,齐鲁风谣及万箱。

伟望能令中国重,奇谋曾压北方强。

故人待看调元后,乞取优游老洛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当年枢密院常辅佐,如同明堂中的一根支柱。
亲身遇见贤明君主,他坐在前排参与决策,力图使皇家传统回归正轨。
他坚守正道,不求个人荣华富贵,只愿为国家带来清明之光。
他的政绩可比肩千年龚黄,流传于齐鲁大地的歌谣无数。
他的威望能使中华复兴,奇思妙策曾压制北方强敌。
期待他在调和天下之后,能在洛阳悠闲度晚年。

注释

枢府:古代官署名,指枢密院。
日赞襄:每日辅助。
明堂:古代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象征着光明正大的决策场所。
英主:贤明的君主。
前席:尊贵的位置。
旧章:传统的规章制度。
直道:正直之道。
安富贵:追求个人富贵。
清光:清明的政治局面。
龚黄:龚遂、黄霸,古代以政绩卓著著称的官员。
齐鲁:古代山东地区。
风谣:民间歌谣。
中国:中原地区。
重:复兴。
北方强:北方强大的势力。
调元:调和元气,比喻治理天下。
优游:悠闲自在。
老洛阳:洛阳,古都,此处指退休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题为《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诗中,诗人回忆了自己在枢府辅佐英明君主的时光,强调了自己的正直和忠诚,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传统秩序的恢复。他以龚黄(古代贤臣)为榜样,表达了追求公正清明的政治理念,同时也流露出希望能够退居洛阳,过上悠闲生活的愿望。诗中体现了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和对国家的深深关怀,以及对自己政绩的自信。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依韵酬毋湜推官

圣门非入室,文阵敢争盟。

不意栖云阁,何才隶月卿。

珍群怜未至,霄鹗引脩程。

直舍有仙味,秘庭无俗声。

午阴宫树绿,宵刻禁钟清。

奉制歌三秀,称觞听六英。

恩辉孤易感,交结淡难成。

新发鉴中改,旧山天际横。

缨思渔父濯,春伴隼旟行。

桃浪观秦塞,薰风省舜城。

几多兴废迹,重叠古今情。

进退思先觉,蹉跎畏后生。

见诒如美衮,欲报乏英琼。

净揖澄江练,高窥擢露茎。

复惊闻正始,终仰辅登闳。

好励图南志,翱翔览四瀛。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炰缩项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只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干戈隔一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二)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一)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