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南游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

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

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

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南京路上静悄悄,倾斜的石头边有泉水潺潺流过。
远处寺庙在寒冷云雾之外,船帆在夏日雨前准备起航。
大雁在清晨的山峦间盘旋,湖面上的蜃气幻象升起在田野之上。
我更想象那里是清雅吟诗之地,常有隐士在此安眠。

注释

悄然:安静无声。
欹石:倾斜的石头。
漱流泉:流水冲刷石头的泉水。
远寺:远处的寺庙。
寒云:寒冷的云雾。
暑雨:夏日的雨。
雁行:雁群飞翔。
晓岫:早晨的山峰。
蜃色:海市蜃楼般的景象。
清吟:清雅吟诗。
隐者:隐居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意象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时的愁绪和隐逸之情。首句“南京路悄然”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淡远的情境,"欹石漱流泉"则让人联想到古人常说的“清泉石上流”,形象地描绘出了清澈的泉水在石上缓缓流过的景致。

接着,“远寺寒云外”和“扬帆暑雨前”两句,通过对远处寺庙与即将到来的雨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行者未来旅途的担忧。远方的寺庙被笼罩在寒冷的云雾之中,而行者则要面对即将到来的暑热和雨水,这些都是离别时难以言说的忧虑。

“雁行回晓岫”中的“雁行”指的是雁鸟飞行的痕迹,通常象征着高远与孤独。"蜃色上湖田"则描绘了湖畔田野在晨曦中的宁静美景,蜃(音同“衫”,意为衣物)色可能是指早晨微弱的光线给田野带来的柔和颜色。

最后两句“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环境的向往,以及想要与隐居之士共同沉醉于大自然的愿望。这里的“清吟”可能指的是在清幽静谧的地方吟诵诗歌,而“隐者”则是那些选择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人们。诗人希望自己的灵魂能与这些隐逸之士一同安息。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29)

郑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赴举

篇章动玉京,坠叶满前程。

旧国与僧别,秋江罢钓行。

马过隋代寺,樯出楚山城。

应近嵩阳宿,潜闻瀑布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韦弇

挂席曙钟初,家山半在吴。

橹声过远寺,江色润秋芜。

陂鹤巢城木,边鸿宿岸芦。

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边使

关河度几重,边色上离容。

灞水方为别,沙场又入冬。

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

汉使多长策,须令远国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李式

潇湘路杳然,清兴起秋前。

去寺多随磬,看山半在船。

绿云天外鹤,红树雨中蝉。

莫使游华顶,逍遥更过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