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四)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

还记取、明朝应恨,今宵轻别。

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中断哀筝切。

看扁舟、幸自涩清溪,休催发。白首路,长亭仄。

千树柳,千丝结。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

黄卷莫教诗酒污,玉阶不信仙凡隔。

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词以"尘土西风"开篇,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旅途艰辛的画面,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气氛。"明朝应恨,今宵轻别"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深深遗憾,暗示了此次离别并非轻易之举,而是出于无奈。

"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中断哀筝切"通过泪水与黯淡的华烛、中断的雁行和哀切的筝声,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伤感。"扁舟涩清溪,休催发"则写出词人希望友人慢行,不要急于离去,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下片转而写到送别的场景,"白首路,长亭仄"描绘出长长的道路上,长亭相送的场景,"千树柳,千丝结"运用象征手法,以柳丝纷飞寓意离愁别绪。"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表达了词人担心友人离去后,只剩孤独与寂静。

"黄卷莫教诗酒污,玉阶不信仙凡隔"劝告友人不要让生活琐事和忧愁沾染了诗酒,表达对友人高洁品格的期许。最后,词人以"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收束,寄望明月能陪伴友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深情厚意的送别词,词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苦楚与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八)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

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

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

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车马路,儿童泣。

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

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呈茂中,前章记兼济仓事

我对君侯,长怪见、两眉阴德。

更长梦、玉皇金阙,姓名仙籍。

旧岁炊烟浑欲断,被公扶起千人活。

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溪左右,山南北。

花远近,云朝夕。看风流杖屦,苍髯如戟。

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

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如金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九)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七)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形式: 词牌: 满江红